莫言获诺奖能够改变中国文学全盘娱乐化倾向吗?
时间:2012-10-12 18:11来源: 作者:长笑 点击:
次
我们都应该知道,莫言的获奖绝对不是多少奖金的问题,也不是莫言个人的荣誉问题,而是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这比起一首歌就走红的歌手,比卖几个盟就红遍全国的演员不知道意义深远多少。如果说袁隆平培育成杂交水稻,解决了人类的吃饭问题应该得奖,那么
莫言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奖项。可喜可贺之余不仅想到,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第二个春天要来了呢?
可以说,当代文学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班主任》、《围墙》、《乔厂长上任记》开始,文学在八十年代着实火了一把。那时候读小说的多,写诗歌的多,爱好文学的更多,一篇好的作品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还能对社会起很大影响。那时候涌现出蒋子龙,张贤亮,张承志,关仁山,谈歌,阿城,等一大批
,作品也开始了从思想到表现形式的探讨,记得郑万隆先生就说过,当时对寻根文学。三淡化小说,意识流等趋之若鹜的大有人在,从而出现了一大批影响很大的作品,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就是那个年代诞生的。直到今天,我们重新读红高粱,读棋王,读绿化树,读男人的一般是女人,读牧马人都还是精品。八十年代文学的兴旺带动了影视,当时许多好的电影和电视剧就是来自于对小说的改编,纵观中国文学史,上世纪八十年代确实是中国文学的春天。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学渐渐淡出了人们的关注点,
的称号开始变得不再值钱,人们对作品的关注度开始越来越淡,
的劳动也开始变得不如任何一个行业的付出。于是,有人就开始说中国的文学快死了,中国快没有文学了。世界上甚至还有人说中国是没有思想的国家。诚然,对于一个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来说,这种状况是很不相称的,因为经济要发展文化也要发展,没有文化支撑的经济是没有根底的,迟早要吃大亏。正在这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这给眼下的中国文学打了一针强心剂。那么,是不是从此文学要走向兴旺,焕发第二个春天了呢?
从表面上看眼下的中国文学,其实也不算不热闹,好像现在写作的人并不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少,所涌现出来的作品也不比那个时期少,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现在好的作品涌现的频率远远跟不上八十年代。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我们要看到,当前文学的繁华是表面的,是网络造成的。网络使得许多具有文学情结的爱好者一下子都有了表现的机会。于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而具有真正实力的
能塌下心来认真创作的人少了。还有,由于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作品,许多作品追求感官刺激,最求实用主义,使得作品的内涵大为降低,这也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我们的各级政府,对文学的扶持远不如八十年代,往往一句推向市场就撒手不管,要管也是从政治敏感度上管,至于经费和人才,靠给没有实权的文联就得了,好像怎么看文学也是软指标,不如去抓经济指标成绩明显。在这种状况下,莫言的获奖会不会起个催化剂的作用呢?
我们都应该知道,莫言的获奖绝对不是多少奖金的问题,也不是莫言个人的荣誉问题,而是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这比起一首歌就走红的歌手,比卖几个盟就红遍全国的演员不知道意义深远多少。如果说袁隆平培育成杂交水稻,解决了人类的吃饭问题应该得奖,那么,
出来好作品也应该得奖,这是解决了精神食粮,这二者都要比仅靠一两首歌走红的演员贡献要大,甚至比那些拿着年薪上百万的所谓的高管贡献要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后对
对作品的尊重是不是要更大些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是不可否认,莫言的获奖是一个契机,是中国文学唤来第二春的契机,从人心,从
群体,更从我们的管理者。
我们期待着。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