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对旅游景区一体化、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体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对千山风景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千山风景区 一体化经营 对策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旅游产品的主体部分,又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旅游消费面的吸引中心和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旅游业和旅游服务都依附于旅游景区的存在而存在。但是,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旅游景区如何联合周边相邻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利用景区以外的有利资源为我所用,以提高景区竞争力,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景区整体形象,扩大景区品牌知名度,锁定大量忠诚顾客,形成有效规模,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一体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思路。旅游景区一体化是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将通过旅游外部市场交易所进行的旅游交易内部化的问题。千山风景区如何运用旅游景区一体化理论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笔者拟将对此进行探讨。
1 千山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国家AAAA级旅游区。多年来,千山风景区以“打造东北名山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风景质量和文明服务水平为重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作思路,风景区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景区的体制结构来看,千山风景区属于公有制,虽然开展休闲旅游,但以保护和科研为主。因此,对于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进而会导致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
从景区的治理手段来看,千山风景区采用的是非企业化的依靠行政职能的治理方式。在1979年,成立鞍山市千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区级行政管理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全面负责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规划建设和开发利用。
从景区的经营效益来看,目前千山风景区的收入来源主要为门票收入,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景区的其他经营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而景区的管理成本又很高,负担也很重,因此经营效益很不理想,造成了资源的限制与浪费。而且主要靠鞍山市政府其宣传促销进行投稿,使得景区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也加大。
从景区的经营模式来看,目前千山风景区也采取了商业化经营方式,千山风景区内部区域从事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商业化活动。另外也开始大胆的运用一些一体化经营模式。如有自己的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线路和千山温泉度假区等等,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发展度、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2 千山风景区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
不容忽视的是,千山风景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些问题:
2.1行政职能的治理方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
景区实行非企业化治理,设立千山风景区管委会间接导致市场化程度低,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需要。
2.2景区融资渠道狭窄
景区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资金是旅游景区开发所面临的重大瓶颈。景区管理经费和职工工薪完全靠自筹自支,因此,景区的管理机构内部保护部门和开发部门常常会发生矛盾,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景区举步惟艰,只能勉强维持现状和职工生计,谈不上有效保护和积极建设。
2.3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仅从温泉旅游区域来看,旅游项目单一,只集中于游泳、卡拉OK、打麻将、打扑克等活动,品位不高,只吸引了一些本地的单位团体和小集体散客。其旅游活动组织没能与千山景区协调一致,发挥出应有的区域分工作用。
2.4景区资源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普遍存在
千山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千山风景区柏油路贯穿了整个景区不仅带来汽车尾气、噪音的污染,还破坏了景观;修建了破坏景观的索道;风景区内的电线横七竖八破坏景观,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很大。由于资源保护意识差,餐饮、酒店的排污系统不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不好,环保技术不过关,造成景区生态环境景区污染问题普遍存在。个别景区严重超容量接待游客等等。
3 千山风景区一体化经营对策
3.1 突破传统景区发展思维,实现一体化经营理念创新
传统的旅游景区发展思维受到保护观念的束缚,使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放不开,没有形成大规模、大动作和大项目。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将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助推器,选择一个合适的景区治理模式,形成一个既有利于保护又有利于发展的景区管理体制,创造一个富于激励和有效约束的景区经营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以实现旅游景区开发效益的最大化、持续化为旅游景区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体化经营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模式。
3.2建立“大千山”旅游集团,实行总体控制、有序经营,平衡一体化各主体利益
千山风景区可以采取以“大千山”旅游集团独家经营为主导,以多家涉旅企业经营为辅助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控制主要接待设施和高利润部分,放开次要设施和低利润部份,根据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设计一体化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制衡关系,以确保景区的健康发展,并满足景区一体化的各利益主体的需求。这样千山风景区可以有能力对放开部分实施控制,对一体化的目标景区或涉旅企业进行约束,并纳入到有序经营的统一轨道上来。
3.3整合旅游资源
千山的开发和宣传必须打破封闭的地域界限,要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我们完全可以说游千山、看本溪水洞、看沈阳故宫、看吉林雾凇、看哈尔滨冰灯。只有这样,才能使千山的旅游同全省、全国联网,加快旅游资源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3.4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横向一体化
千山风景区可以与周边的玉佛苑景区、千山温泉度假区、周边的农家院、农家乐等开展旅游活动区域充分展开合作。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刻提高、完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合作——竞争”模式中共创“双赢”。
3.5避免盲目拉长战线,慎重发展纵向一体化
旅游景区纵向一体化是将原来的市场买卖关系内化为景区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关系,虽然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但景区企业的组织管理、协调活动也会产生相应的费用,而且随着一体化景区规模的扩大这一费用也会越来越高,以至于使一体化景区企业内化市场交易的行为彻底失败。千山风景区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盲目的发展纵向一体化,采取稳妥的手段逐步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成洪波.我国旅游景区一体化经营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6,5.
[2]申思.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的可实现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2004,44(4):49-52.
[3]丁晨.浅析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3,(2):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