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祖:小说改编的电影为何难以超过原著
时间:2013-04-19 14:05
来源:
作者:杨光祖
点击:次
原题:电影/文学的分与合从电影《白鹿原》《萧红》谈起 一 可能因为从事文学艺术的工作,也可能因为我也是一位 、评论家,所以,对根据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和关于 、艺术家的传记电影,我一直非常关注,也看了不少。虽然知道成功者居少,但每次
原题:电影/文学的分与合——从电影《白鹿原》《萧红》谈起
一
可能因为从事文学艺术的工作,也可能因为我也是一位 、评论家,所以,对根据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和关于 、艺术家的传记电影,我一直非常关注,也看了不少。虽然知道成功者居少,但每次还是去看,就是想从电影这个视角发现一些原来被遮蔽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我很感谢电影这个媒介,它从某种程度上宣传了文学,包括文学艺术家。当然,从另一面看,电影从文学这里也得到了不少营养。
不过,我很清楚地知道,文学,与电影,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媒介,或者说载体,一个是凭借文字说话,一个是凭借镜头说话。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东认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通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它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因此,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几乎是无法改编成功的,即使再成功,与原著相比,那都是不能以道里计。但最优秀的电影作品,很是很难用文字来说清楚的,毕竟人家是视觉语言。为什么呢?因为杰出的 在自己的作品里,把文字的魅力,文字的极限,逼到了极限。而最优秀的电影,也是将它们的视觉语言驰骋到了极限。因此,它们都是很难再置换成另一种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只有那些二流、三流的文学作品,更容易改编成功,因为它们给了电影人极大的改编空间。
比如,鲁迅的作品,曾经或还在被改编成电影,和别的艺术形式,但其实没有几个成功的。比如,那些世界名著,你看了电影,再去看原著,那还是差得很远。很多人凭借电影、电视了解的张爱玲,完全不是文学的张爱玲。电视剧《倾城之恋》就彻底把张爱玲庸俗化了,我在回答《西部商报》的采访时说过,他们把张爱玲琼瑶化了。当然,这样说,不是说改编都一样,没有差别,改编之高下,还是非常清楚的,好的改编即便不能和原著比,但对于普通大众了解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开阔视野,也是一种渠道,有时候,说不定还是桥梁。
可能因为有这个理解背景,我对文学名著的改编,基本上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只要不是故意歪曲,或者滥俗化。比如电影《金陵十二钗》,就是历史观、价值观完全错乱的一部电影,是张艺谋自我沉沦的又一个标本。当然严歌苓的小说,也不是好小说。大家可以看我的文章《艺术可以如此无耻吗》,发表在《文学自由谈》,《学习时报》《杂文月刊》都转载了。
下面,我进入正题,谈谈电影《白鹿原》。小说《白鹿原》我是基本肯定的,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文字的啰嗦和芜杂。我一直觉得《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最成功的是田小娥,大家可以看我的文章《田小娥论》,在那里我有详细的讨论。《白鹿原》一出,学术界有两个观点,我是一直不苟同的。一个是认为小说扭转了“五四”小说批评家族制,开始歌颂家族制,一个是田小娥是荡妇。我研读《白鹿原》的结果,认为小说根本没有歌颂家族制, 只是对儒家做了部分的肯定,这从朱夫子这个人物就可以看出来。第二,田小娥绝不是荡妇,她是追求自由与爱的一位优秀女性, 对她倾注的感情是最深的。白灵由于各种原因, 不能酣畅淋漓地描写,而田小娥是可以的。我甚至认为,《白鹿原》的核心人物是田小娥,而不是白嘉轩。我们细读小说, 对白嘉轩的描写是埋有伏笔的,也就是说 对白嘉轩并不是完全肯定, 也写了他的残酷、冷酷,还有阴暗。说它歌颂家族制,更是莫名其妙。我的《田小娥论》在《小说评论》刊出后,陈忠实给我打来电话,谈到这个话题时,他坚决说,不可能,我怎么能肯定万恶的家族制呢?
《白鹿原》是一部厚重的史诗小说,写了50年中国的艰难挣扎,写了一批人的生死情欲,写了不同政治势力和社会力量的较量,和他们较量中的残酷。小说里埋了很多密码,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田小娥撬开这部小说的殿堂,看到那段历史的不堪,和人性的善与恶,看到中华民族的艰难转型,和不屈的精魂。因此,我对小说《白鹿原》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都很有兴趣。比如话剧《白鹿原》、秦腔《白鹿原》等。我的看法是秦腔《白鹿原》不太成功,话剧《白鹿原》差强人意。不成功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想全面展现小说《白鹿原》。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作为舞台艺术,你的时间最多就是两个小时。电影的改编也面临这个问题,如果是电视剧,就时间来说,就很有优势。
电影《白鹿原》在北京上映时,我正好在京做“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于是,一个晚上跑去海淀黄庄电影院,一个人静静地看完了这部电影。那是一个小剧院,票价70多元,但剧场里人却不多。电影看完后,我给陈忠实发了一个短信,说电影基本是成功的,因为《白鹿原》这样的小说本来就太难改编了。任何改编都是一种宣传,一种阐释。后来,看影评,很多人对电影基本做了否定的评价,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把《白鹿原》拍成了田小娥传,我觉得这也未尝不可。其他导演也可以继续去拍,拍成白嘉轩传,黒娃传,等等的。因为电影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个小时(当然也有三个多小时的,比如法国电影《追忆似水年华》,但那就感觉太冗长了),这是没有办法的。而且,导演从田小娥入手,和我几年前发表的文章吻合,我觉得他对小说的把握还是敏锐的。
我最看重电影《白鹿原》的,就是他对关中文化氛围的表现,毕竟也是陕西人。尤其电影中那两段老腔的演唱,真是让人泪下,这就是关中,这就是西北,大气淋漓,回肠荡气。我当年写《田小娥论》的时候,专程跑去西安,跑到白鹿原上,站在那里,我似乎看见了田小娥在高亢而苍劲的秦腔声中,向我跑来。电影的整个叙事,也是流畅的,尤其镜头的转换,我很喜欢,他表现出了西北之大,西北之老,西北之苍凉,只有在这里才有田小娥这样的女性。为了爱与自由,可以不顾一切,可以去做鬼。对于电影《白鹿原》,我最不满意的是张雨绮,她的田小娥整个没有灵魂,行尸走肉而已。这是我很遗憾的,这部电影说失败的话,这是最大的失败,演员没有找对。不过,现在的中国,要找出一个真正能表演田小娥的女演员,还真的很难。比如,如今要演《日出》,到哪里能找出陈白露的演员?这对演员的素质要求太苛刻了。话剧《白鹿原》里田小娥是宋丹丹表演的,更加失败,完全喜剧化,或者说小品化。而且作为非西部人的宋丹丹根本无法把握这个人物。
电影放映后有一日,我们在雷达家闲聊。在前一日的人民日报的座谈上,雷达已经严厉批评了电影《白鹿原》,他说最多打6分。我说可以打8分。雷达老师摇头,他说陈忠实打了9分。其实,陈忠实也是不满意的。不过,他知道导演已经尽力了。中国当下导演那个来导,恐怕结果不会比这更好。否则,他们早就去做了。导演王全安认真去做了,我们就要鼓励,他没有人为地歪曲,没有庸俗化。雷达在《白鹿原评点本》里认为田小娥是荡妇,我完全不同意。他后来有所改正,但他说即便不是荡妇,但道德没有底线。没有底线,他重复道。不过,我不这样认为,理由在我的《田小娥论》里。
文学名著的改编太难,只要导演努力,认真去做了,我们还是鼓励为好。没有必要以小说的标准去衡量电影,那是不公正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那一个超过了原著?而且它们都是电视剧。(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等就完全是粗制滥造,无聊之作,不值得谈论)。
二
电影《萧红》是在北大百年大讲堂看的,票价很便宜,10元。此前听说大家评价不高,但因为是萧红,我还是去看了。看完了,觉得不错,出乎意料。萧红的扮演者宋佳演得不错,气质上也很类似。萧军女婿王建忠认为,宋佳不会胡演。看来,他说的是对的。当然,要找缺点,那也很多。本来萧红这样的 ,表演难度太大。电影里一般类型化人物好演,比如英雄、土匪、妓女、贤妻良母、警察等等,都比较好演,因为都有固定的模式,就观众来说,也很熟悉那些套路,接受没有困难。
但杰出的 、艺术家,就很难演了。因为他们都是靠作品说话,而作品又是电影这个载体无法直接呈现的。而且他们都极有个性,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演员。我看过很多以 、艺术家为题材的电影,成功的并不多。比如,濮存昕的《鲁迅》。濮存昕已经是很优秀的演员了,但要表演鲁迅那真是难为他了。《莫扎特》《左拉》《巴尔扎克》等等电影,我感觉还是没有传达出那种 、艺术家特有的东西。不过,我一旦遇见这样的片子,还是看,也是想看看电影人怎么阐释的。
张爱玲、萧红这样的女 ,要找一个女演员,表演得很成功,太难了。我看过的片子里,电影《波洛克》是比较成功的,演员把那个画家波洛克演得出神入化,大概可能波洛克比较简单吧?
有论者批评《萧红》只表现了萧红的情爱一面,有点世俗,而把她的真正精神没有表现出来。其实,我看还是不错的。电影里出现的爷爷的镜头,很温馨,爷爷在萧红一生影响巨大,可以说是她冷酷人生里难得的一点暖色。她晚年(其实就是30岁左右)写的《呼兰河传》,真的绝了,极其优秀的文字,鬼魅之笔,那河灯一节,每次读起,都让我心很疼。
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来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去了。
在这过程中,有的流到半路就灭了。有的被冲到了岸边,在岸边生了野草的地方就被挂住了。
还有每当河灯一流到了下流,就有些孩子拿着竿子去抓它,有些渔船也顺手取了一两只。到后来河灯越来越稀疏了。
到往下流去,就显出荒凉孤寂的样子来了。因为越流越少了。
流到极远处去的,似乎那里的河水也发了黑。而且是流着流着地就少了一个。
河灯从上流过来的时候,虽然路上也有许多落伍的,也有许多淹灭了的,但始终没有觉得河灯是被鬼们托着走了的感觉。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