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因其高昂的制作成本,对创意的极度苛求,对人才的极高要求,而带来的巨大的市场和产业链效应,不可小觑。在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我国的动漫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产值从2010年的470亿到2012年的760亿,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在《喜羊羊》之后我国的动漫行业也迎来了春天。 但是,中国的动漫企业虽然不断生产具有本土特色的动漫作品,但就目前而言,在中国乃至全球播放的动漫中有60%来自日本。不仅如此,这些日本动漫还巧妙的融合了日本文化,如武士道、日式茶道等,让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成为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实力的重要推手。与日韩、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的动漫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细数来,其实国内原创动漫作品也有不少,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例如,《蓝猫淘气3000问》、《秦时明月》及翔通动漫的《绿豆蛙》、《功夫包子》等,这些作品借由科学知识、饮食文化、安全知识、诸子百家等文化融入动漫作品中,让孩童在观看这些动漫作品时,可以通过其传达出知识、教育意识等。 然而,当代青少年提到动漫,言必称日美,基本不提本土动漫。对此,是否需要我们去思考,国内动漫与成熟的日本动漫产业相比,到底我们还差了什么?中国动漫人将如何坚守? 目前,中国动漫正处于转型期,从原来的水墨动画为代表的中国动画、中国学派,动画转到市场的时候实际上年头比较短,真正进入市场还得从电视动画片到动画电影,这几年动画电影是井喷式的发展,每年都十部、二十部、三十部。出现这些片子,应该说它的质量都有待提高,它现在还没有形成品牌的影响力,国内缺少像《喜羊羊》、《绿豆蛙》这样的动漫品牌,很多新的作品,质量做的非常好,但是它的品牌还没有形成,在市场的影响力就下降了。 一国的动漫游戏产业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资本或者技术,人才实力和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生产出的动漫作品背后背后都是有一个团队,它有一个主导的原创的人,同时还有一个团队的配合。而这个主导人需要个人综合能力非常好,他要具备绘画能力,有故事的结构能力,人也要有产业意识。如果不能引领动漫游戏产业链创意高端,那么好技术只能成为“好工匠”,为掌握形象、故事产权的开发商打工。但是,在中国,具备这样的一个基本素质的教育同行,其实是很欠缺的。这样就造成我国的动漫行业里缺乏这类综合能力的储备,对动漫作品的整体方向把握或后期的品牌树立等大打折扣。 然而,面对国内动漫的发展,不管是提升大众认知也好,还是加强人才培养、深入市场调研也罢,要想推动中国动漫实现品牌化,归根结底是让动漫作品走向市场,而走向市场的前提就是遵循市场规律。只要牢牢恪守市场运作的准则,从广大受众的需求出发,按市场规律办事,中国的民族文化一定能在动漫产业上展现出惊人的品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