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初,江苏常州动漫业界颇有知名度的“渔夫动漫”创立者余洛屹在家中自缢身亡,留下了20多名员工、18个月近百万元欠薪和一部未完成的原创动漫作品。这个消息让动漫业界一片唏嘘,业内人士纷纷感慨原创动漫企业生存困难。所有的动漫企业都有一个原创梦想,但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单纯搞原创。不少动漫企业掌门人表示,原创动漫其实是个很烧钱的活,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如果没有外包活的支撑,原创动漫也只能是个梦。
市民反映
优秀国产动画稀缺
暴力情节影响孩子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现在荧屏上对孩子成长有指导意义的优秀国产动画片很少,外国产动画片占了大多数。家长们呼吁,动漫企业在开发动画片时,应该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正确导向,期待更多优秀国产动画片走上荧屏。
“现在电视上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片子虽然是国产的,也很受孩子喜欢,但是里面带有暴力情节,饱受诟病。”家住圣荣广场小区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今年8岁,每天放学回家都要看《熊出没》,甚至有时候在家里还会模仿“光头强”这一角色。“虽然孩子看动画片比较开心,但长期模仿里面的角色,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成长。”
80后市民付林炳告诉记者,他最近陪儿子看了几部动画片,感觉现在的动画片不如以前了。“我小时候看过《一休哥》、《灌篮高手》,这些片子都宣传了不少正面的思想。”付林炳对记者说,比如以前看过的《灌篮高手》,以篮球比赛为中心,人物性格各不相同,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看了一集还想看下一集。
“国产动画片刚刚起步,一些动漫企业为了追求市场,开发出来的动画片难免会存在不足。”家住奎文区东庄北区的孙先生说,动画片主要面向儿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动画应该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导向。
有待突围
人才短缺资金缺乏
动漫公司“傍大款”
中动传媒旗下潍坊中漫文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训华说,动漫产业链从策划、编剧、导演,到产品设计、市场推广,都需专业人才。外国动漫行业已经过了几十年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而我国动漫产业处于起步状态,人才显得非常匮乏。
人才匮乏一方面体现在不少动漫企业原创作品比较少,往往靠接外包维持公司运作;另一方面,高校里的动漫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大多数动漫专业老师都是抽调而来,本身不具备专业性,并且动漫教育重视理论,实际操作很少,因此从动漫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除人才短缺外,资金缺乏也制约着动漫产业的发展。李训华说,动画片从策划到上映,需要投入大量的钱,如果资金跟不上,就面临着维持不下去的情况。“前期投入如同‘烧钱’,比如《黑逗木仔奇遇记》这部动画片,一共26集,每集13分钟左右,一分钟平均投入2至3万元。这样算下来,一部片子投入六七百万元。”李训华说,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国内一些动漫公司不得不依附于大型企业。
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亚告诉记者:“即将上映的《食功夫》投了2000万元,而从开发创意到年底正式上映这两三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利润回报,如果不外包活的话,一般的动漫公司都撑不下去。”
现实情况
动漫创业困难重重
靠接外包支撑运转
在我市,除了少数动漫公司有自己的原创作品外,大多数动漫公司为了正常运营,不得不依靠接外包支撑。潍坊合展动画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岳向记者讲述了他在动漫路上的经历。
赵岳告诉记者,2009年他怀揣着动漫梦想成立了潍坊合展动画传媒有限公司,当时以为动漫创作就是技术人员对动画的加工制作,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为了创作出一部像样的作品,他曾经只身赴日本寻找合作伙伴,没有成功。“那时候我还有一个想法,因为寿光蔬菜非常出名,就想做一部以蔬菜为题材的动画片,但是因为缺乏创意人才及投入较大,最终也未能施行。”赵岳告诉记者,在这几年中,公司承接了一些外包动画,才支撑运转下来。
赵岳表示,如今潍坊在动漫行业上崭露头角,他希望在外的潍坊籍动漫人才能够支持家乡动漫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希望传统产业进行升级,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注入资金活力。“如果没有大量资金,动漫产业可能会步履维艰。”
如今,很多大学毕业生怀揣着动漫创业梦想,但因为各种风险,往往以失败告终。赵岳认为,大学生最初可成立工作室,承接一些动画制作外包,不仅可降低风险,积累资金,还可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创业打基础。
◎业内人士
中国文化输出误区等拖累原创动画
海外归来的李训华,毕业于美国历史悠久并享有盛誉的旧金山艺术学院动画与特效专业,美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众多著名艺术家、电影家、建筑家多出于此校,比如著名演员凯瑟琳·毕格罗。谈到原创动漫的困难,李训华表示,人才和资金还不是最关键的,中国题材文化输出的误区以及受众定位不准确等才是动漫企业难圆原创梦的最大拖累。
海外动画产业不仅内部有良好的分工,而且与外部产业也有长期的良性互动和对接,动画片的制作与儿童图书业、互动游戏等密切关联。在国外,优秀的、人气高的儿童图书,会被改编成动画电视,人气高的动画片会被开发成互动游戏,反之亦然。而且,市场调查机构、儿童教育专家、咨询机构等也积极介入动画片的创作。
而中国动画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以版权交易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少分工,缺合作。国内原创动画制作公司,不论大小,都配有发行、授权等商业人员,一个公司恨不得从前期、中期、后期一直覆盖到商业运营,期待横扫产业链,但实际上就像猴子捡芝麻丢西瓜,无法做到每个环节都拿住拿稳,商机从指间不断流失,到头来一场空。
李训华说,国产原创动画片的观众定位普遍不精准,在中动传媒合作的动漫项目里,就有太多定位模糊的动画片。“中国大多数的制作公司普遍存在一种想法,就是认为只针对一个年龄定位来制作片子是困难的。仿佛把年龄定位缩小了,他们就会损失一大批观众。而事实却是,国际同行特别在乎作品的年龄定位。”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个动画传奇,就是一部精准定位到低幼年龄层的片子。当它俘获了所有孩子的心的时候,它的年龄定位之外的人群也开始慢慢接受这个形象与故事。“创作团队一定没有在一开始就把片子定位为3—25岁,如果真是那样,那也许片子会具有低幼的人物设计、少年的故事情节、成年人喜欢的节奏——结果变成谁都不待见的‘四不像’。”李训华说。
潍坊中动教育实训基地执行长卢红星说,如果说海外动画市场是已经打通任督二脉——产业内部循环及与外部产业的互动的武林高手,那么中国动画产业只能算是初出茅庐、只会点三脚猫功夫的“愣头小子”。
“尤其是中国题材文化输出的误区,多数的原创公司普遍认为老外喜欢看中国纯粹特色的东西,但这其实是一厢情愿的。输出中国文化是方向,但动画片的核心是它首先是娱乐产品,承担过重的文化功能,必然会丧失它娱乐大众、引发关注的技巧,很多海外买家已经表示:他们厌倦了太表面的中国元素,太多的十二生肖动物,他们不需要‘太中国’的东西。”卢红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