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站在那里,摩擦一块没什么功能的玻璃",2013年,Google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站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长滩举办的TED大会会场中央,面对台下手持智能手机拍照、更新消息的观众说出这么一句话,而他的脑袋上,正佩戴着由他所领导的Google X实验室最新推出的硬件产品Google Glass--这是一款智能眼镜产品,基于Android系统,能够接收佩带着的眼球讯号,并做出即时的响应和操作。
不过,在硅谷,这场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和商业革命里,Google并非唯一的主角,甚至也算不上开创者--革命的发起者,是另一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型企业,但它其实本来与科技并无太多关联。
它的名字是耐克。
可穿戴设备的起源
2006年,在全球运动鞋市场里,耐克的市场份额高达31%,排名第一,但是阿迪达斯的市场份额此时已经悄然攀升到了28%,距离耐克仅一步之遥,而且阿迪达斯在1月还以38亿美元收购了全球第三大运动品牌锐步,强势的锋芒让耐克感到威胁巨大。为了保住领先位置,并且在青少年市场赢得这场近乎零和游戏的拉锯战,耐克启动了后来被认为是极为成功的一个商业项目:"Nike+".
"Nike+"最初是一个由耐克公司和苹果公司共同开发的产品,耐克拿出了Air Zoom Moire运动鞋,苹果拿出了当红的iPod音乐播放器,通过网络技术使两者实现信息互通,辅以售价29美元的"Nike+ iPod"运动组件,用户即可将自己的跑步数据上传到iPod内,除了储存之外,iPod还会显示用户的运动时间、距离、步幅、热量消耗等信息,如果用户戴着iPod耳机跑步(美国青少年群体里有着一边通过口袋里的iPod听歌一边跑步的习惯),还可以直接"听到"这些实时数据。苹果公司的CEO乔布斯出席了产品发布会,他说:":"我们通过与耐克公司合作,将音乐和运动提升到更高的境界。Nike+iPod就像是你的私人教练或锻炼伙伴,在你锻炼的每一刻为你鼓劲加油。"同时出席的还有当时还未被剥夺荣誉的环法自行车赛七次冠军得主阿姆斯特朗,他也称赞如果有数字设备能够帮助运动者测量自己的身体状况,将有机会提升运动的效率和质量。
过了一年,苹果公司推出了改变整个手机行业的iPhone,集成了音乐播放器功能的iPhone直接挤占了iPod的市场,导致后者的销量开始急转直下,但是"Nike+"已经通过短短一年时间获得了巨大的拥趸市场,让耐克公司有着足够的底气在2008年推出了独立款的"Nike+"运动套件,用户不必捆绑iPod也能够享受数字化的运动生活--取代iPod的是一个不到三英寸的微型设备,内置于Nike的腕带上,一旦运动结束,就可以取下,支持连接电脑透过USB读取数据。(不过,因为iPod Touch对于市场的补充,苹果公司也继续着与耐克公司的合作,从第二代iPod Touch起就将"Nike+"的功能内置到了设备里,无需用户再行购买额外的接收装置。)
凭借"Nike+"系列巩固的消费者市场,耐克依然牢牢把持着全球运动鞋市场的老大地位,而这项数字技术与穿戴设备的结合,也给了硅谷一个新的启示--屏幕、鼠标和键盘的三要素,并没有垄断科技产业在未来的全部想象力,科技可以变得更加柔软、更加自然、也更加贴身。
硅谷和华尔街共同的新宠
2008年,苹果和索尼就开始率先从专利领域染指可穿戴设备,"头戴式显示器"是最初涉及的创意。后来,随着开源的Android系统的普及,"智能化"终端的开发门槛变得更低,技术天才和商界精英同时嗅到了更大的边界--就像本文开篇谢尔盖·布林的那番话,智能手机虽然携着移动互联网之势汹涌而来,但它毕竟还是没能让人摆脱双手,当人们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其实"操作"这一行为就已占据了使用者的几乎全部精力,智能手机只不过将人们的肢体进行了极为有限的解放--不用局促的端坐在电脑桌前,而适应于任何场景。
更高层次的解放,在于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视线位移、手势动作、肌肉变化、语音命令……都有机会借助数字终端来完成人机交互的目的,而华尔街与硅谷,也在这个命题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
除了已经名声在外的Google智能眼镜Google Glass和苹果正在开发的智能手表iWatch之外,曾因"将乔布斯赶出苹果"而真正出名的苹果前CEO约翰·斯库利也于2011年在旧金山创办了一家专注于可穿戴计算技术的创业公司,已经获得了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领投的760万美元投资;开发独立智能手表项目的创业公司Pebble在创意融资平台Kickstarter上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融资;私密社交网络Path的创始人戴夫·莫林押注Google Glass,让Path成为了后者首批进驻的移动应用;个人健康追踪服务商Fitbit也在2013年年初融资了3000万美元;市场研究公司ABIResearch更是预计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在2018年能够达到4.85亿台。
根据美国科技媒体Business Insider的调查数据,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平均售价是42美元,这也意味着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边界有机会在数年内突破100亿美元的产值,而手环(包括腕带)、眼镜、手表等类型的产品将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拨主角。
当然,像《钢铁侠》系列电影中那样的人工智能和全息投影,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实现,可穿戴设备在当下找到的切入点更加理性和务实:医疗保健。花哨的科幻外衣并不能说服用户全时段的佩戴数字设备,而每个人都会关心自己的健康,在这个意义上,可穿戴设备获得了一个紧贴用户身体的理由。
美国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商Jawbone刚刚通过一笔过亿美元级别的收购,吞并了另一家可穿戴保健电子产品厂商BodyMedia,双方的技术将整合到到一起,共同致力于开发测量用户身体指数的可穿戴设备,其一款名为"Jawbone UP"的智能手环产品甚至已经进入中国市场,邀请了媒体人士体验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报告。根据体验者的说法,"Jawbone UP"主要跟踪记录三个方面的数据:运动、睡眠和饮食,只要坚持24小时佩戴手环,"Jawbone UP"就能够准确的记录下用户的走路状态、卡路里消耗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测量报告等。
中国科技产业"概念先行"
在这波热潮中,中国的科技企业也紧随其后,不愿错过可能发生井喷的"移动互联网下一章",但是在具体的行动上,仍然显得亦步亦趋。百度云和咕咚网联合推出的手环类产品"咕咚手环",基本上和"Jawbone UP"的功能一模一样,而距离Google在SXSW互动大会上展示了其继GoogleGlass之后发布的第二款可穿戴设备智能运动鞋"Talking Shoe"还不到一个星期,小米公司就宣布了将要研发与小米手机紧密连接的智能帆布鞋的消息。这种策略基本上是属于"时间赛跑"的范畴--先是通过毫无保留传回国内的硅谷
去估算市场前景,再利用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赶在对方尚未渗透中国市场的时期,抢先推出同类产品占据市场,赢得先发制人的优势。
部分心态比较良好的硅谷创业者们,认为这是因为美国的科技产品在与中国的用户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前者无法向后者传递"正版"产品的讯息。比如刚刚重组中国市场办公室的老牌播放软件RealPlayer,它其实掌握着RMVB格式视频的专利,而大多数中国视频播放器直接绕过了专利保护兼容了RMVB,中国的用户也无法获知自己通过非RealPlayer播放器观看RMVB格式视频是"助推违法行为",RealPlayer也曾起诉过中国某播放器软件,赢了官司,但是迄今为止一分赔款都没拿到。更多的硅谷科技公司则持悲观态度,认为中国的山寨速度和"国家保护主义"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如非必要,他们更愿意首先专注于美国本土市场的竞争。
一窝蜂的涌入硬件生产领域可能会过度加速蓝海市场向红海市场的转移,iPhone的应用商店里诸多开发者的成功让围绕可穿戴设备开发移动应用也有着良好的"钱"景。在2013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腾讯公司的CEO马化腾表示腾讯高度关注可穿戴设备,但腾讯未必会自己来做相关产品,而是注重于挖掘可穿戴设备中的服务内容,寻求能够与腾讯结合的点。美国三大顶级风险投资机构Google Ventures、Andreessen Horowitz以及Kleiner Perkins也联合宣布,他们将重点投资为Google Glass打造应用的开发者,希望激励可穿戴设备迅速的建立起自己的生态体系。
在对可穿戴设备话题的助推上,中国的科技媒体亦是不遗余力,在以互联网创业为主题的两大科技博客36kr和TECH2IPO上,与可穿戴设备有关的文章已经超过了500余篇,有专栏作者戏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2013年都是可穿戴设备的元年。"
就在可穿戴设备持续走红的同时,另一个濒死的概念"物联网"也被重新定义为"物联网2.0",不少物联网板块的概念股被媒体热炒,尤其是在Google官方发布Google Glass的演示视频之后,以恒宝股份、东信和平代表的几支股票纷纷上涨飘红。当科技终端将被穿戴在用户身上,"遥控器"这类用来连接用户与外设的产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也已开始倒数,可穿戴设备成为了打开"物联网2.0"理想蓝图的绝佳钥匙--曾有网友如此畅想未来的生活科技场景:"智能手机忘在了家里,出门后也可通过智能眼镜接收和回复手机的短信、电话,在办公室坐了大半天,智能手表发出提示已达久坐上限,需要起身运动,并给出详细的建议,晚上在家观看电视,通过手势就能让手环识别肢体轨迹,并向电视机发射换台、调整音量等指令……"
我很想告诉他,数年之内,他的梦想可能就会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