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党和国家多年来一直对扶贫攻坚工作常抓不懈,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扶贫攻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近年来的精准扶贫工作,更是为党的群众路线锦上添花,真真切切帮扶了困难群众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对此也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和肯定。但是,在一些个别地方,却出现了“费力不讨好”“劳而无功”“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现象,始终脱不了贫,脱贫又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纠其原因,除一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疾病外,大部分因素都是因为扶贫没有扶在根本上,为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面临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输血”和“造血”式的扶贫模式,而是要“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在扶贫的思维上和观念上进行改变,做到“扶贫要精准,培新先固本,成效靠策略,关键是在人”。 俗话说,“愚人富不久,智者穷不长”,这是对“治穷先治愚”的精辟诠释,也是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输血变造血”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现实的农村中,大量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是留守妇女和老人,这些老人和妇女,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观念陈旧老化,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其传统的思维观念,“治穷先治愚”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的“治穷先治愚”只能从外出务工人员和青壮年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和科学技术的培训,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的技术和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习总书记的这个指示,其实这就是为我们党在新常态下的扶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调子,扶贫不是喊喊口号,到农村或农民家里走走秀,也不是简单的给个项目,给点资金,更不是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其实,扶贫就是一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扶贫要精准、培新先固本”,每个地方的致贫情况不同,改变贫困的方法方式肯定不一样,“标新立异”固然在短时间内让贫困面貌得以改善,但最终难以维持长久,扶贫没有标准的模式和公式可以套用,只有不断的经验总结和策略可以借鉴,“输血扶贫”转型“造血扶贫”的同时,扶贫一定要先固本,固本就是真正扑下身子,向习总书记一样走进农家大院,与农民交朋友,成亲戚,首先从情感上与农民和农村交融在一起,自己才会真真切切的了解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对症下药才是根治贫困的有效方法。 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脱贫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用一个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愚公移山的精神来支撑,因地制宜、精心规划、长效措施是稳固脱贫的基本保障。笔者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属于典型的边远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们思维观念陈旧,过去传统农业占人均纯收入80%以上,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历届党委、政府都把扶贫攻坚作为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争取了不少的资金和项目,调整了不同的产业带动,但扶贫成效始终不显著,通过走访调研,党委、政府觉得:扶贫不能搞“大跃进”,因地制宜搞发展才是扶贫的基础和出路,“靠山吃山”,发展“绿色银行”才能让老百姓的包包鼓起来,于是制定了“高山带帽子、山腰缠带子、山脚穿靴子”(高山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山腰实施粮经结合,山脚发展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等)的发展思路和扶贫规划,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现在,我乡中药材基地已初具规模,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中药材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50%左右,产业调整节约出的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0%,人均纯收入近万元,贫困人口仅仅几百人。 下一步,我乡将加大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争取和投入,减少群众在生产成本上的投入,引导中药材品质的提升,在大交通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整合当地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避暑休闲的旅游产业,让扶贫工作在“固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力争早日脱掉“边、老、少”贫困山区的高帽子,在2020年达到小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