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是十八大后出现的与扶贫工作相关的高频词。随着现在我国的扶贫开发转入了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中央提出了“六个精准”的扶贫新要求,强调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二个扶贫日,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关键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上下功夫,实施精准扶贫,确保偏远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绝不让一个贫困地区“掉队”。 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致贫原因多种多样,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教会贫困户用科学的方法为自己带来收益。常规的致富手段不能起到作用,我们就从各方各面寻找措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扶贫不是慈善捐助,是教会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谋发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就是要为贫困户找到适合他们的技术和谋生手段,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家庭带来收益。一时间的钱财补助并不能一劳永逸,只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是与贫困斗争真正的胜利。 扶贫不是一句空口号,要全面推敲扶贫政策,包括结构性的问题、地域差异、风俗民情等,务求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要转变扶贫观念,变“输血”为“造血”,要在保证贫困户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掌握致富的本领,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在国家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今天,走出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扶贫道路将会大大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因此,各级政府要在坚持原有的中国特色六大扶贫模式的同时,不断加强基层农村考察,贫困户考察,形成地域性多点开花式扶贫,避免只提口号,用实际行动描绘共同富裕的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