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抬高“地基”才能将人才留在基层

时间:2015-09-24 09:44 来源: 作者:季伟 点击:
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地位,有合理的上升渠道。对于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来说,要想混个实职副科级是不容易的,而要想当个正科级领导,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基层干部有可能到退休时还只是个科员,或者一直患有传说中的“妇(副)科病”。这种现象表明,就目前而言,基

会宁县新招聘的176名警察中,158人不久前还是教师。发生这件事的甘肃会宁,是全国赫赫有名的“状元县”,又是一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当理想与情怀消退,乡村教师的坚守日益变为一种奢侈。当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降临时,他们选择了逃离。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从事实上看,如果不是因为全家老小都生活在基层,如果不是升迁无望、调动无门,如果不是习惯了基层的生活懒得去“折腾”,有几个人才会愿意主动留在基层。倒不是说留在基层的都不是人才,但稍微有点能力、有点办法、有点想法的人,有哪一个不是想着法的向上、向更好的城市“进军”,这也正所谓“人往高处走”的嘛。

客观地说,基层人才难留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而我们政府的各项工作,却又是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从目前来看,做好基层工作尤显重要,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边是基础和基层工作尤显重要,一边却是基层人才难留,要想破解这种困局,笔者认为,还需要抬高基层“地基”,让基层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洼地”。如果能将基层变成“高地”,那么,在“人往高处走”的语境下,人才就会聚集、留在基层这块“高地”上了。而如何抬高基层的“地基”,笔者倒是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改善基层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提高居住的舒适度。这是一个长期而巨大的工程,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预期。比如将基层的道路修通畅,不至于出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比如将基层的水、电、气等生活配套设施设备完善到和城市差不多的水平。如果将基层的生活舒适度提高了,让人有种住城里和住镇乡没有多大差别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干部“走读”了,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才因此而流失了。

提高基层公职人员和干部的经济待遇,是留住人才的根本。笔者倒不是说人才都向“钱”看、唯“钱”是图,但在现代社会,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如果把公职人员的职业说得高尚一点,就是为人民服务;说得现实一点,就是为了“三斗米”而养家糊口,以便能够在社会上立足。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显然,没有经济的优惠和实惠,想把人才留在基层,恐怕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的一种设想。

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地位,有合理的上升渠道。对于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来说,要想混个实职副科级是不容易的,而要想当个正科级领导,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基层干部有可能到退休时还只是个科员,或者一直患有传说中的“妇(副)科病”。这种现象表明,就目前而言,基层干部如何合理上升、晋级还是个问题。而如果一名干部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到头来却还是个科员,相信谁都会感觉脸上无光,让别人认为自己没有出息。试想,在这种语境下,有谁还愿意留在基层。

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奖惩考核机制,让基层干部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激情。并不是说将基层干部的待遇都提高了,所有人就都能奋发图强了,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一些干部并不是想象中素质那么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有之,推诿扯皮的之,吃拿卡要的有之。这时,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于工作搞得好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搞得差的,就要严格惩罚。只扬善而不惩恶,不符合惩恶扬善的双向逻辑,事实上,善的沉沦不彰恰恰是因为恶的肆意挡道。而一个好的机制可以让坏人变好,一个坏的机制可以让一个好人变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海上的风笛声:凯尔特人的爱尔兰

    作者:阚天下

    本书讲述了爱尔兰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历史上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当时政治、宗教、社会和自然科学等状况,…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