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如何看待“约炮现象”进大学考卷

时间:2015-01-08 05:52来源: 作者:熊丙奇 点击:
4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举行“大学生性健康与性文明”课程的期末考试,压轴题为分值20分的开放性论述题,题目是“如何看待大学生约炮现象?” 这道题目,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有媒体称之为“神题”,也有一些人指责大学考这样的题目,十分“低俗”。在笔者看来

4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举行“大学生性健康与性文明”课程的期末考试,压轴题为分值20分的开放性论述题,题目是“如何看待大学生约炮现象?”

这道题目,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有媒体称之为“神题”,也有一些人指责大学考这样的题目,十分“低俗”。在笔者看来,“约炮”进大学性教育课程试卷,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这道题,并不“神”,而将此题归为“低俗”,恰恰反映出当前性教育还没有走出扭扭捏捏的状态。

性教育是社会学,也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因此,结合社会上存在的现象、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性教育的责任所在。如果明知社会存在某种现象,却在教学中闭口不提,这就成了闭门办学,同时,也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理论、概念的灌输,却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

多年前,网上曾出现“艳照门”,对于艳照门,有学校将其作为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可这种教学,也招来质疑——这不是会诱导学生吗?将“约炮现象”作为大学考题,遭遇质疑,与此很类似,批评者认为,“约炮现象”确实存在,可是,“约炮”这个词太粗俗了,怎么好给学生说,怎么可出现在试卷上?就是要讨论这一现象,可不可以“美化”、“修饰”一下?

这是对现实的回避,而不是对现实的直面。这也是我国社会存在的性教育“心魔”,大家不是从科学角度去对待性教育,还时刻握着道德大棒,准备向其中不符合自己口味的教育,进行打击。任何社会学研究,都不应该粉饰现实,而应该客观面对社会现实。既然在互联网时代,“约炮”这个词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研究者就应该关注,同时,在教学中也不该回避。在国外中学的性教育中,就由包含同性恋的内容,甚至在性教育课堂上,老师还会邀请同性恋者,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性活动,这并没有引起社会大惊小怪,家长也没有冲进学校,要求老师停止这样的教育。

我国性教育,总是面对这样的两难困境:当学生被性侵、因一夜情与网友“约炮”染上疾病,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社会舆论呼吁重视性教育,教给学生正确的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生的性道德意识,而学校正开展性教育时,大家又质疑尺度是不是太大,是不是太开放了,等等。这弄得性教育在学校里一直存在半遮半掩的状态,有的学校虽然推出性教育课程,可就是给学生灌输一些大道理,讲一些传统的老概念,这样的教育,就停留在概念层次,学生并无多大收获,也索然无味。

“如何看待大学生约炮现象?”这道题,如果老师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不失为一道好题目,让性教育告别扭扭捏捏,引导学生正视社会中存在这一现象。笔者担心的是,面对舆论的压力,学校约谈老师,老师也在今后的教学中,变得“保守”起来,这会让性教育的空间变得狭窄。

另外,在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应该拥有教育自主权的,教师怎么讲课,讲课水平如何,这应该由教师同行进行专业设计、专业评价,舆论直接介入讨论教师该怎么上课,这某种程度说,是对教师教育自主权的干涉,没有教师的教育自主权,也就不可能有教育的个性和特色。但由于我国大学尚未建立教师同行评价机制,教育缺乏公信力,因此,行政干涉教育和舆论干涉教育,比较普遍。在一些新兴的教育领域,这种情况就更严重。这是不正常的办学现象和社会现象。一直以来,笔者认为,学术的归学术、教育的归教育,舆论的归舆论,不能以舆论评价代替学术评价和教育评价。

这也进一步要求,我国大学尽快推进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对教育和学术实行教育本位、学术本位管理和评价。当大学的教育和学术具有公信力,学校的办学会得到尊重,社会舆论也不会再对大学老师的课堂教学、考试评价做出超越教育和学术本身的评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修身养性

作者:吴伟丽

一盎司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吨别人的智慧,但是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