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此前曾公开表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语文的路子走歪了,不仅学生们不喜欢学习语文,而且通过十几年的学习,他们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差了。他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已经支离破碎,而且碎了一地,很难拼接形成学生听说读写一生有用的语文能力。”(中国青年报 《王旭明:语文教育已经支离破碎》) 这样的看法,其实并不夸张,相反的,其言说出了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但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反思。科学教育战线的改革已经走了30多个年头,而仍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想必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伤在了教育基础 这里的教育基础并不是指基础教育,而是作为语文这门学科的最基本内容——文字、字音。许多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惊讶地发现,自己过去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下的语文课程真的“白学”了。许多字词的音和形根本无法正确地、规范地进行朗读和书写。于是,在高中阶段,不断地去纠正、去辨析这些基础内容,占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字音字形作为语文的开门钥匙,是必须应该从娃娃抓起,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随着阅读量的增大,不断地去完善,不断地提高,才能做到循序渐进,才能把合理的时间还给正常的高中语文教学。 其中,传统文化基础方面的典型代表——成语,这方面的教学,也被许多版本的教材忽视。成语、习语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一个漫长的过程。成语接受了时间的考验,是文化的积累,是历史的沉淀,他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发明,他用近乎约定俗成的方式,多以简短的文字,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而就是这样的文化结晶,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小学、中学乃至大学,这些阶段中,都没有突显成语的独特地位。即便是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和《中国成语大会》,也只是起到了一个社会引导的作用,其导向于中国教育是微小的,是不够的。所以,是需要我们的教育来弥补的。 再者是语文基础实用能力的体现——语句。倒不是说对这方面的要求要过分严苛,不允许存在语病。这基础能力的体现,就是把一句话说的通畅,让听者明其意。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存在的价值就是在话语之间的精神、思想的交流。而我们在漫长的课堂受学中,往往扮演了一个聆听者的角色。我们常常听的真切,有所感触,却不语不写,甚至是讲不出、写不下。这类被动式课堂教育不管其教学风格多少突出都是失败的。 其实同样重要的是基本的古文阅读能力。中华民族历代先哲的智慧和思想,或直接或间接地以古文的方式,流传下来。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先人对后世的无比大的馈赠。没有这种基本的古文阅读能力,就无法开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藏,就无法传承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于此,古文基础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伤在了教育提升 如果说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制教育都是教育铺垫的话,那么提升就着眼于高中阶段。也正是高中的三年,是人生的关键期。因此,语文这门社会学科无疑要承担其更重要的责任。而事实却不然。上文已经说过,高中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被字音字形成语等基础部分占据,留下来的时间只能把课本草草过一遍。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分工,如果,一旦存在错误的认识,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系统性的丢失阵地。 教育提升的内容除了上述教育基础外,还应该强调的是写作的能力。每年各省市区的高考作文题一出,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是因为高中语文写作命题这一块有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所以,如果说高中之前的作文是小打小闹,那么高中的作文应该是有思想有认知的。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高中生的作文水平极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而最可悲的是,高中生在写作时,往往采用“一句观点加一些例子”的形式来凑足字数。这样的八股形式在高中生中非常普遍。当然,也应该警惕出现“文辞华丽而无思想”的文章。而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一者,学生的阅读止步不前;二者,学生的思想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三者,写作课少之又少……这些原因之间又存在着联系,比如说,学生思想认知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阅读的止步不前。这些因素导致了语文教育受体整体素质的下滑。 三、伤在了教育氛围 语文教育之殇并不只是内在的问题,教育氛围的恶劣也是一大问题。许多学生回家会固定时段地看网络小说,这也就说明了学生对阅读的渴望并没有减少,而是转移了。转移的根本原因还是教育读本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甚至不需要别人的鞭策,自发地对自己渴求的事物进行探索。现在,正值多版本教科书的改版,各编委不妨多从这方面多做文章。 市面上的好书并不多,单从散文这一分类来看,书名对学生的吸引远远大于其内容对学生的吸引。畅销书架上的书真正能符合学生阅读的有多少?文化名人纷纷与商业文化相结合,转身成为商业名人,正如史铁生《笔墨良心》中讽刺的那样,“舍了名声卖钱”。 语文教育基础差、提升不给力、氛围又不好,这样的语文教育怎么能不支离破碎?痛惜,我大中国之渊源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