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北邢台市临城县在全县220个村均设立“村纪委”——村民监督委员会,着力破解村官“乡镇纪委监督不到、一般群众监督不了、村干部自我监督不好”的难题,使村级决策更民主、财务管理更透明、村务公开更规范,有效减少了村民猜疑和农村矛盾。(10月17日 新华网) “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就是村监会监督的重点。村务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和管理、村两委民主决策和落实情况、村干部廉洁自律等,都是我们监督的重点。”临城县古鲁营西村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杨京辰说,每个季度,村监会都要查账审核,代表村民对村务实施监督。 笔者认为,从我们党近年来反腐倡廉的经验来看,村干部无疑是一个腐败的重灾区,个别大城市的周边农村,甚至一些村干部腐败数以亿计,比如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1.19亿元,这些事实都说明,我们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村干部的腐败问题,必须建章立制,给村干部的行为戴上“紧箍咒”,确保对村干部决策的监督,达到预防村干部腐败的目的。 对此,笔者认为,河北邢台市临城县的做法值得倡导,认为他们在每一个行政村设立“村纪委”是现有情况下,对村干部监督能够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好措施,这对预防村干部的腐败其作用是不容小视的。 正如临城县委组织部部长申志宝说,有了“村纪委”盯着,村干部“为所欲为”的现象减少了,村务公开也使村民对村干部猜疑和指责少了,和谐多了。村干部的腐败,很多都发生在村务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一些村干部正是通过对村民进行信息封锁,从而达到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大肆侵吞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的目的,现在有了“村纪委”,给他们带上“紧箍咒”, 随时随地地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督,这对农村反腐倡廉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成立“村纪委”,给村干部套上“紧箍咒”,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起到反腐倡廉的目的,这无疑是值得大力倡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