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召开生态文明和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审议拟提交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定的改革方案,通报年内必须完成的改革事项进展情况,要求各级政府以更大力度把农业农村改革引向深入。(8月8日新华网) 农村基层干部要以“科学发展、富民兴乡”战略,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各级政府要鼓励和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投身改革、自愿改革、自主改革,不能借故需要顶层设计而无所作为,要注意保护基层的改革激情,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营造特色鲜明、生态一流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山青水碧、田园秀美、空气清新,这是最宝贵的财富、最独特的魅力。 农村深入改革,需从各地实际出发,放活土地经营权、搞活经营方式,必须走好三步棋。 一、确权登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这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确权之后,农民可以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行使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当然,确权方式必须因地制宜。通过确权登记,早日让承包地拿到“户口本”,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二、鼓励流转。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要加快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组织,逐步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放开,大力推进承包土地有序流转。 三、培育新型主体。农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大力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发展和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尤其要把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对接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打牢,地震不摇”。农村处于最基层,是社会的“终端”和“末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村和则天下兴。因此,重视乡村治理、打牢基层基础,这是古今中外的立国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