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安徽、湖南等地走访发现,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建,农民看”“政府干,农民烦”等现象。为何?原来是因为政府没能把准群众的脉,“政府建的不一定是农民要的,农民要的政府又不一定建”,“两张皮”问题亟待破解。(7月21日,网易新闻) 为了让落后的乡村变得美丽宜居,让普通村民也能够住上整齐漂亮的楼房,喝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用上安全、便宜的燃气,现在很多基层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项目。要么是大兴土木,要么是外部整体规划,原本把村庄变漂亮的行为真的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和好处么?从新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村民怨声载道:“政府喜欢花‘冤枉钱’,搞政绩工程,大家伙儿觉得没奔头” 。然而干部们也有无奈:“有农民习惯‘睡大觉’,等政府包办,建设美丽乡村缺劲头。” 为何这类为群众做实事,而且政府埋单的好事,村民却不买账呢? 还得从我们干部身上找原因。既然是为群众服务,那么首先政府必须要“把准脉”。只有深入群众之中,采用多种方式,听取不同人群的心声,从中找准多数人的需求,并制定出切合本地实际的可行性方案。切不可“想当然”从书本和文件上生搬硬套、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从面子跟政绩出发片面地追求“高大全”,这类的问题可能并非在政府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中存在,也是导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方面。其次要让“键盘干部”、“三门干部”走到群众中。这样的干部有知识、有能力,却很少有实践机会,虽然长时间从事基层服务工作,却可能仍然停留在文件、会议、村干部等方面,对于普通群众他们不认识、不了解,可能也做不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了。 建设美丽乡村,要让“群众带头干、政府来买帐”,才能更好的带来干群双赢局面,即让群众得实惠,又让干部得政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