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张浙江义乌工业园区官员笑对跪着哭诉村民的照片成为网络热点。对此,义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一段视频,称当时有村民跟这位官员打招呼,“他礼节性微笑回应”。(搜狐新闻) 因笑惹祸的,不止浙江义乌工业园区官员一人,武汉11岁男童小志在某小区蓄水池不幸溺亡,其父母与街道干部协商时,发现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大立“面露笑容”,质疑其诚意。现又曝出义乌官员面对80岁老人下跪哭求,不但无动于衷还笑容灿烂,实在令人错愕。 我们清楚地看到照片里,面对哭诉的村民,这位官员似叼着香烟面对镜头,神情坦然;而在另一张照片里,虽有一位白发老人和两名中年女子一起围跪,这位官员却面带微笑与别人打招呼。结果自然是引发争议,网友纷纷指责这位官员过于冷漠。 面对网上爆料,义乌官方立马作出回应,“系其间有村民跟他打招呼,他礼节性地微笑回应”这位官员为什么在现场微笑,现场的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年迈的老人都下跪了,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这官员如何能笑得如此自然,这样的反差和对比,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刺目和不适。试想,如果是看到自己的母亲给人下跪,这位官员又是怎么样的心情? “礼节性微笑”的解释太过于敷衍,这样的微笑只会伤了百姓的心。表情是意绪表达、心声传递的“话筒”,即时性的“微反应”,更是窥探个体潜在想法的“窗口”。面对老人的悲怆境遇,官员若心存悲悯,当少些轻佻,克制笑意,以免刺激不幸者的情绪。若官员能“换位思考”,多些对不幸者的感同身受,还能笑得出来吗? 事实上,公众如此在乎官员的微笑,不只是因为它会让我们感到心酸,更因为很多这样的微笑经不起放大,误会也好,失落也罢,公众对官员莫名之笑的看中,事实上,何尝不是对官员的价值期待。作为公仆,应对民众际遇多些切肤体感,而不是痛感麻痹的“礼节性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