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好移民后扶政策,洪雅县制定了“建设型帮扶”的扶持奖励政策,引导瓦屋山电站库区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产业亮点。目前,已兑现产业发展扶持奖励资金270多万元,带动大批农户走上特色产业致富的道路。(7月15日《四川日报》) 洪雅县根据瓦电库区特有的资源优势,选择最适宜库区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项目,明确“建设型帮扶”的扶持奖励兑现标准及要求。抢抓瓦屋山大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完善库区乡村农家避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突出抓好林竹管护的同时,结合库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刺猬、牛蛙等新型养殖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建设型帮扶”中,洪雅县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每名党员干部帮扶一户困难党员或贫困户,以增强“造血”功能为核心,从思路、信息、项目、资金、技能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帮助党员群众增强致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增加家庭收入。 开展“建设型帮扶”,就要让干部听真话,做真事。结对认亲,越走越亲,让党员干部成为了群众的亲人。那么,面对亲人的时候,群众就不会再有顾虑,不会再有隐瞒,可以敞开心扉、实事求是的与党员干部交流,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而党员干部就能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与群众掏心窝、讲感情,听听他们的牢骚话、烦心事,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也能从亲人口中了解到基层最真实的情况,掌握基层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就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群众最急、最盼的问题,也才能真正为群众做好事、实事。 开展“建设型帮扶”,还要把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作为全体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实行“一帮一”的帮扶模式,与困难群众“结对子”。党员干部主动走访入户,与困难群众“面对面”接触、“心与心”交流,了解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致困原因,以及困难家庭的意愿和要求,变“浮在办公室”为“沉到群众中”,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热心、真心、耐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受到了帮扶群众的欢迎和赞许,展示了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