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百姓问政”从一档电视节目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各地政府纷纷效仿这种新的问责形式,构建公众参与政务监督的互动平台,通过“百姓问政”的方式回应百姓关注、急待解决的政治、民生等问题。这本是当前信息时代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的创新举措,却不料沦陷于新版形式主义“泥潭”,一家门户网站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百姓问政”沦为“真人秀”。 “百姓问政”初衷是为了搭建一个“民有所呼”、政府“必有所应”的问政平台,进而让更多普通百姓能够参与、围观和“吐槽”政府的“行政”行为。随着政务公开的领域和载体不断拓展,党和政府紧紧依托政府门户网、百姓热线、电视现场问政等信息平台,畅通多元化、立体式的听民意、问民忧、解民难的渠道。起初这种“百姓问政”形式深受民众喜欢,相关部门“一把手”不但要耐心倾听群众热线,还要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快速做出解答和整改意见,而且群众对官员还有评判和“打分”的权利。 然而,很多领导干部在问政现场“聚光灯”下义正辞严地做出了明确承诺,但走下“舞台”少了“聚光灯”的监督,针对百姓等待解决的问题只承诺不行动,用模糊语言去糊弄群众,各种敷衍和推脱,更有甚者面对棘手问题钻空子、踢皮球,以至于群众需求一直“悬而不决”。长此以往,“百姓问政”沦为形式主义“真人秀”,给政府带来了信任危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让群众感到求助无门、心灰意冷。 常言道“言必信,行必果”。“百姓问政”理应成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正义平台,也应成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力探索,容不得半点“掺杂、掺假”。“被问者”应该有起码的担当意识,不推脱不避责,对群众问题做出的承诺,就要务实尽责的去解决,切莫当“演员”。 “百姓问政”问的是政府执政为民的诚信,“问政”后的“行政”更考量为民情怀,只有待民以诚才能赢得民心。为政者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形式主义诟病,面对“百姓问政”切实做到不欺人、不自欺,不光要言之凿凿,更要行之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