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篇称厦大教师长期猥亵诱奸女学生的博文在网上疯转。厦大人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专业博导吴春明被指长期猥亵诱奸多名女学生,甚至有女学生因此割腕。而其所在的历史系迅速作出回应要求校方给说法,被网友称为“院系倒逼校方给说法”。日前,厦门大学就厦大教授被指诱奸多名女生发表声明,表示已中止吴春明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招生和指导研究生。(《京华时报》7月13日) 女教师痛批校长就餐特权一事尚未尘埃落定,博导涉嫌诱奸女生便已粉墨登场。对于厦门大学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多事之秋。一所知名学府不以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扬名,而是以种种丑闻而被舆论聚焦,显然,这不仅是厦大的不幸,也是整个教育界的悲哀。 接连发生的两种事件,看似互不关涉,细细品味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时间上看,博导诱奸女生事件曝光于校长特权事件之后不久,显然有借力打力的考量。要知道,校长就餐特权事件的新闻效应尚未散去,在此敏感时刻曝出内容更为惊悚的博导诱奸女生事情,显然更容易获得舆论关注度。而从关涉人物来看,无论是教师痛批校长特权,还是博导诱奸女生,都是一种强者欺压弱者、弱者反击强者的模式。 两起事件之间的共性,折射出大学内部监督机制的匮乏以及举报维权路径的不畅。女教师谢灵痛批校长就餐特权的公开信写于一年前,博导吴春明诱奸多名女生的传闻也非始于今日,在如此长的时间里,相信不会无人举报,学校也不会听不到一点风声,但为何迟迟不见调查处理?这并非偶然。校长之于教师,博导之于女生,由于前者直接能够决定后者的利益分配,两者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甚至异化为绝对的命令与服从于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其各自的领域内,校长与博导又往往具有极大的话语权,从而导致制度性的约束形同虚设。 在谢灵痛批校长就餐特权事件后,校长随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已有教师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的举报,学术相关学术道德委员会正在调查”,威逼利诱之言溢于言表。同样,在举报吴春明长期诱奸女生的网帖中也指出,“受害女生不在少数,因为女生不愿声张,更不愿回首耻辱记忆,给了吴春明隐瞒罪行继续为祸他人的机会”,受害女生之所以选择沉默,是否也是迫于吴春明的博导身份?这或许就是举报者不愿通过投诉学校,而是选择网络的根本原因。 大学里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大学并非一片净土,校长与博导也不是圣人,只要是人,就有犯错的可能。真正可怕的是,我们的大学失去了自我净化、自我纠错的能力,以至于大学成为一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丛林社会”。说到大学的种种弊病,公众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门衙门化”,这便是大学衙门化的最大恶果: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语境下,无论是校长对教师,还是博导对学生,都可以予取予夺、为所欲为。 “博导诱奸女生”显然不仅仅是师德问题,它涉及高校内部的管理,更涉及高校体制的改革。现实而言,高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而在这个小社会的内部,校长对于教职工的考核和评价,博导至于学生的毕业与就业,往往都具有最终的决定权,但这么大的权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约束,许多高校丑闻由此而生。在全力打击官场腐败的同时,高校内的腐败也该好好打一打了。http://news.sina.com.cn/c/2014-07-13/02043051055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