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晚,由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推出的2014年度“百花放映·情系基层”大型公益电影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走进绵阳,在铁牛广场首场放映电影《焦裕禄》。根据统一安排和部署,绵阳市将组织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国内外影片近百部,在城区、梓潼、盐亭县的广场、村(社区)、乡镇放映专场电影、农村公益电影560余场,同时还将组织免费发放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光盘数百套,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四川日报网7月14日《“百花放映·情系基层”活动走进绵阳》)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血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如同人要获得空气、食物、水等基本物质条件满足身体的需要一样,人也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归依。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对提高,与此此相应的,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因此,要坚持以民为本,大力发展文化惠民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座空城。近年来,以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以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绵阳市各级党政积极搭平台、设载体、建机制,统筹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全市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今,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绵阳更是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资源,立足于服务基层、服务民众的文化需求,更深地进入基层一线,融入基层群众的生活,积极组织开展城乡公共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品位。各类文化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从而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文化如水,沁入心灵。在绵阳,广大群众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幸福与满足。 群众不仅是文化的受惠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文化惠民并不仅仅意味着对文化需求的满足。群众是否享有充足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决定着一个地区文化含量的重要指标,更关系着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因此,尊重群众的文化权益,关注文化惠民,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施政理念和文化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就谈不上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无法实现文化惠民的根本目的。 因此,笔者认为,要增强文化惠民的生命力,让文化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民,一方面,要适应形势变化和顺应群众期盼,增强文化惠民的渗透力,不断探索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新形式、新途径,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眼光向下、重心下移,让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普通百姓倾斜。另一方面,要抓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进一步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从而确保 “文化惠民”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有力拓展。(顾一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