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今年高考生1000多名,获得体优生加分者高达87人,受到多考生和学生家长的质疑。同时,鞍山一中、辽河油田高级中学分别有43名和40名高考体优生获得加分,也受到了质疑。东北育才学校一名于姓家长说:“我们都知道,本溪高中每天晚上11点半放学、体育课不上,怎么能有这么多二级运动员。他们连游泳池都没有,竟然有25名游泳二级运动员?”有人质疑,一所学校拥有36名足球特长生,这些人都够组成两支有一定水平的球队了。(京华时报6月30日) 一所学校没有游泳池,并不意味着学校就不能出游泳二级运动员——这些学生可到专业游泳馆练习——但当地纪检部门对家长的质疑不能置之不理,要展开对体优生评定中可能存在的权钱交易、腐败现象的调查。诸多迹象表明,辽宁体优生操作极有可能有见不得的地方。 笔者以这条新闻为线索进入辽宁省招生考试服务中心中官方网站“辽宁招生考试之窗”,发现该省公示的“2014年体优和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合格人员名单”存在信息不全、严重“缩水”的问题,没有按教育部去年12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的“十公开”要求公示体优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型考生的资格。教育部应该就此追究当地教育部门的责任。 教育部明确规定,“按照国家或省级政策申请加分照顾考生资格,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煤炭企业对口单招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所参加的特殊类型招生测试项目等。” 而辽宁省对体优秀的公示,却只有城市、考生号、姓名、测试项目、毕业中学等5项信息,与教育部的公示要求对比,没有考生的性别,没有照顾政策类别(即录取优惠分值)、没有资格条件(即测试的成绩),如此公示,给公众的信息极为有限,根本无从监督——就连考生是谁,公众都搞不清楚,而只有一个测试项目,没有测试成绩、获得优惠条件,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公示就是应付。 早在去年教育部提出公示的细化要求时,笔者就提到,应对应细化要求,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执行——以前没有细化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高校可以浑水摸鱼,只做形式上的公开——而对没有按细化要求公示的地方教育、高校,应严肃追究不公开信息的责任。更进一步,要追查这背后的原因:为何地方教育部门不公开?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猫腻? 从今年起,教育部已经开始在全国清理整顿高考加分项目,辽宁的体优生问题是在清理整顿之后出现的,对此,除严格推进信息公开,让信息公开不留死角外,还有必要进一步反思,只要目前的高考加分操作机制不变,就是减少了高考加分项目,依旧会存在加分腐败,只有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把行政性加分转变为高校的多元评价,才能遏制加分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