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成都高新区公布2014年第一批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项目,包含交通先行、教育助学、百姓安居、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生态工程等6大类62个项目,总投入约达57亿元。(6月20日《四川日报》) 首批民生工程项目中,“交通先行”项目共18个,投入超过24亿元,占第一批项目总投入的43%,涉及77条新建道路工程和17个道路维修改造工程。其中,既包括红星路南延线道排工程等城市主干道的建设改造,也包括遍布各个片区的道路建设改善工程。 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随着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出台,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和政府的决策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调动民力、凝聚民智、倾听民声理应成为各级干部的工作常态。我们倡导干部层层访贫问苦,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当好“春天的使者”,就是要求各级干部站在群众立场上,从群众利益出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群众标准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 重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必须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与实惠,必须大幅度地改善民生,才能巩固执政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改善民生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对拉动内需具有重要影响。 笔者以为,人民群众不仅是民生成效的受益者,更是民生工程与民生经济的建设者、民生绩效考评的参与者、民生制度的维护者与监督者。把民生做实,建设民生政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