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临澧,县委大院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都是几栋旧的红砖瓦片房;在河北灵寿,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县委大院,淹没在城里漂亮的学校、宽阔的广场和高大的楼房中间,依旧是红瓦白墙的低矮平房;在河南卢氏,服役近60年的土坯房,仍然是是该县县委领导和各部门的“蜗居”,最高的房子只有两层半……(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6月18日) 这些县委大楼与网上曝出的豪华办公楼、超标办公楼等违规县委大院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低矮、破旧、狭小,后者高大、豪华、宽阔,所谓的“矮穷小”和“高大上”。虽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喜欢后者,但是作为为人民群众办事、服务的办公楼,我们却更喜欢前者。因为这些县委大楼虽不“体面”却“温暖”着人心。 这些不“体面”的县委大楼,能在里面办事的党员干部,往往具备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奢靡之风、享乐之风在这里没有滋生的土壤,这样艰苦的环境有利于干部保持本色、激发斗志,利于当地形成朴素、清廉的作风与形象。这样的办公楼也拉进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他们不把心思放在改变自身的办公条件上,而是把精力和金钱都放在了为人民群众服务上。让群众与政府之间少了许多阻隔,让党员干部能走进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到群众的疾苦和需求,促进当地的发展、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看到这样不“体面”的办公楼,那些一心想着建豪华楼、开好车、吃好喝好的党员干部应反思,是不是不应该把心思放在“面子”上,而应该放在温暖“人心”上,这样才能当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潼小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