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村工作组让我家用上了自来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的子孙后代也忘不了。”近日,在奇台县碧流河乡洞子沟村,村民张元云老人非要将一面锦旗送给住村工作组,锦旗是他专程到县城定做的,上面印着“引水入户真心为民”八个大字。(6月16日 《新疆经济报》) 新疆驻村干部为了切实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与乡村干部一起走进“最远一家人”,共同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发现离村委会最远的张元云家没有通自来水,吃水都是靠到附近水塘拉水,就筹集资金,买来水管,开挖管道,要帮这位老人家里接通自来水。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的时候,把目光聚焦“最远一家人”这种思维方式值得肯定,而且还应该把这种思维方式推而广之。 在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帮扶群众的时候,能够把目光盯住小众,盯住特殊的群体,聚焦于“最远一家人”,这是非常值得赞美的,如果党员干部由此推而广之,想到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类似于“最远一家人”的情况,于是把帮扶群众的目光不但盯好大众的需要,也注意一些特殊群体的困难,这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帮扶群众的时候,能够多关注一下最困难的、最偏僻的、最特殊的等这些群众的生活生产情况,给这些群众以帮助,这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能够给每一个群众带去实惠的重要一环。 由此看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深入群众的生活,不但要目光向下,还需要目光盯远,看细,既要解决大众的困难,解决群众有共性的问题,做好发展生产,修桥修路、环境治理这样的大问题,也要注意解决一些特殊人群的特殊困难,对这些局部的,个性化的问题的解决,虽然影响力不大,但它却是一些特殊群众实实在在需要解决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让阳光照到每一个需要的群众身上,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由此希望我们的干部在走群众路线,帮扶群众的生活,既要去帮助“最远一家人”,也要去帮助“最困难的一家人”、“最偏僻的一家人”、“最贫穷的一家人”、“最落后的一家人”等,也能够给这些群众送去温暖,送上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