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定县交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科级干部罗某近日在县里成了“名人”,因为重要信息报送不及时,对一项民生工程造成不利影响,经县委讨论决定,罗某被“召回”学习并全县通报。(6月14日 新华每日电讯) 为整治干部“懒、慵、散、慢”等问题,贵定县积极探索科级干部管理新举措,借鉴企业做法,对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等较弱的科级干部实施“召回”。 贵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黄维超介绍说:“根据不同情况,对被‘召回’人员采取诫勉谈话、学习培训、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降职或免职等。”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委对那些为官不为的干部实行召回,无疑是给他们的行为戴上了紧箍咒。 笔者认为,产生为官不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干部制度存在弊端,在现有体制下,一个人一旦走上领导干部岗位,他只要不出现路线方针上的问题,不搞贪污腐败,不存在生活作风问题,即使他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对待工作,往往对他的官位是无影响的,他在领导干部的岗位上还是可以高枕无忧的。这就滋生了一些领导干部做太平官的思想,产生为官不为的惰性心里。 现在,贵州省贵定县实行干部召回制度,对那些存在作风问题,对那些为官不为的领导干部实行召回制度,让他们离开领导干部的岗位,参加学习培训,而且党委随时有可能给他们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降职或免职等处罚,这无疑是告诫广大领导干部,他们的干部饭碗再也不是“铁饭碗”了,成为“瓷饭碗”,如果自己还是过去那样,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辛勤地工作,还有为官不为的思想,自己随时就可能被撤换,这对领导干部无疑是一个紧箍咒,对他们是一个极大的震慑。 自然界的法则就是要有竞争,才有活力,干部召回制度,对“庸官”、“太平官”、“懒官”等说不了,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这对他们为官勤为,为官勇为无疑是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