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民情笔记》搭起干群“连心桥”;一份民生情结牵动作风转变。灵丘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今年的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中,以党员干部人手一本《民情笔记》为支点,扎实开展工作,多方关注民生,取得老百姓的广泛信任与称赞。(6月12日 新华网) 柳科乡为了让党员干部走好、走实群众路线,制订了《民情笔记工作制度》,要求,包村干部每月到所包村工作不少于7次,每年进驻时间不少于3个月,走访农户实现全覆盖。驻村期间,要记4篇以上民情笔记,在分析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笔者认为,《民情笔记》让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情况了然于胸,成为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服务群众的好抓手。 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必须首先要了解群众,对群众的生活冷暖,生产困难要成竹在胸,这样党员干部在为群众服务的时候,才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对群众进行点对点的服务,确保服务到群众的心坎上。《民情笔记》就是干部服务群众的“活字典”,由于《民情笔记》把干部走村入户了解的群众情况记录在册,哪一个群众需要什么?哪一个群众生活有什么困难?哪一个群众需要党员干部提供什么帮助,这些都一一记录在册,只要你打开《民情笔记》,这些东西就一目了然地出现在你面前,这无疑是大大方便了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工作。 我们翻开党员干部的《民情笔记》,一个个群众的情况马上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如侯喜忠:因股骨头坏死,无劳动能力,妻子高血压,生活困难,没地种,无其他收入。要求低保;又如伊计丑:因腰椎间盘突出做手术,共花费5.2万元。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共报销2万余元。自己仍付3万余元。生活困难,望予以帮助……等等这些,都是灵丘县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所写的《民情笔记》中的微不足道的一个个事例,像这样的事例是不胜枚举。这对党员干部根据《民情笔记》的记载,开展好服务群众的工作,让群众满意无疑是很有效果的, 《民情笔记》让党员干部掌握了民情民意,认识到民生民艰,成为党员干部走好群众路线,服务好群众的好抓手,值得倡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