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纪委加大了对违反“八项规定”情况的通报力度。中国青年报记者对上月通报情况进行了统计梳理发现,5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共通报全国各地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例256起,涵盖了27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国移动公司,点名曝光361人。问题包括违反工作纪律、违规使用公车、公款旅游、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公款吃喝等。(6月3日 新华网) 然而,据统计发现,在5月被点名曝光的361人中,乡镇领导干部是违反“八项规定”的高发群体。究其原因,从外部环境上来看,乡镇领导基本都分布在基层一线。他们面临着农村人口少,政治圈子小、人情圈子大的问题,进而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多人彼此间都很熟,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可能就会放松,百姓对干部的监督也会睁只眼闭只眼。如此一来,在某种程度上就对他们执行八项规定的行为有所放纵。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领导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乡镇领导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作风始终挥之不去。比如说,在很多人心中公车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领导干部公车私用,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间也是身份的炫耀。久而久之,公私不分就成为了习惯,进而导致“车轮腐败”。还有就是我们的乡镇领导对国家政策的忽视,认为中央“八项规定”只是一阵风,对其长久性、持续性认识不到位。虽然因为大摆筵席、公款吃喝等违规行为被免职处罚的乡科级干部不在少数,可是仍然有人心存侥幸,为了一己私欲甘愿“以身试法”,进而导致违规事件屡屡发生。 最后,笔者认为,政令的下达,良好风尚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传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级较高的干部已经明确了“高压线”的位置,临近界限点就会较为谨慎,懂得自我约束,调整自身行为。而乡镇领导由于认识不够深入,容易“混淆视听”导致违规。因此,纠正“四风”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最终净化社会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