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兰考,在那场历时13个小时的民主生活会上,县委班子成员们红了脸,出了汗,照了镜子,听了意见。作为焦裕禄之后的第十四任县委书记,王新军被问得汗流浃背,对于他的自我自答,也被媒体冠名为“兰考之问”。 不妨对比一下,兰考民主生活会亮出来的那些“羞耻和痛心”的短处:为没有顺理成章地升官而失落,“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用权不是为百姓”;“本位主义严重”,致使县里棚户区改造的民生工程拖延一年多;没有实地调研,农田水利忽视了乡与乡的衔接,导致大片麦田枯萎;两箱酒,价儿超过农民一年收入,茶叶几百块一斤,够贫困学生半年花,“过去习惯了,现在觉得负罪”。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话虽然这样讲,但也还是要反思。为啥兰考之问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却没有人在公开提出,没有人发自内心的反省和行动?如果没有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果不是总书记的联系点,县委的领导班子能发出兰考之问吗?或者说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如此充满辣味吗?当然我们不是怀疑兰考县的班子没有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和能力,但至少不会有如此强烈的“火药味”,大家敢公然集中火力对准县委书记发出29支“利箭”? 大家敢给县委书记发出 “作风武断,遇事先定调,大包大揽”三大“响炮”?这说明啥?说明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要加压,必须要较真,要一级压一级,一级监督一级,不达目的不罢休。 秉公用权,才能去除官本位思想,心中才装得下百姓。“兰考之问”问的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态度,问的是手中权力的公正使用,问的是无愧于百姓的主动作为。摆正思想,树立“公仆”意识,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躬亲实践,对群众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把群众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下基层勤调研,与群众沟通零距离。谨记职责,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安托埋身沙丘的焦裕禄和献出生命的先辈英烈们的灵魂。 为此,要切实转变作风,就要经常抓,常态化,让官员紧张,汗流浃背。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不能对官员的作风问题从思想根源上作剖析,如果揭伤疤只是发生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如果红脸出汗只是限于活动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么群众路线就会失去意义,“四风”问题就会更加泛滥。只有长期坚持、真抓落实,才能把好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以优良的党风化解兰考之问的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