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今年,国家又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新增了几项优惠政策。今后,大学生如果去中西部、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职称时就可以免考外语或放宽成绩要求。(5月20日 新华网) 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能流动、有奔头”,必须切实从教育、管理、培养、使用和服务5个环节入手,努力提高大学生村官培养的科学化水平,形成长效机制。基层就业,国家每年补偿学费6000元、评职称免考外语;专门项目服务期满,就业、考学、学费均享优惠……各种优惠政策,让各项基层服务人员更多激情努力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国家一直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广阔的天地里干出一番事业。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的打击了基层服务人员的激情和信心,这不得不值得反思和警醒。出路“无门”是最根本的原因,很多人在工作越往后的时候,就会越来越没有做事的心情,因为越往后越要考虑自己的出路,越要想想自己接下来该从事什么工作。这样一来,怎么还能有精力更好地从事工作,更好地服务?同时,基层服务人员待遇低下。在网上随处可见公务员叫苦工资低下,难以生活的帖子或消息,服务基层人员的工资还没有他们的一半多,可想而知,服务基层人员待遇问题是在什么样的一个范围内。 要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能呆得住、扎下根,很重要的一点是落实各项保障政策。严格落实大学生村官工资、社会保险和住房补贴制度,妥善安排食宿,为他们配置好基本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才能让他们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工作。乡镇、村要积极为基层服务人员解决吃、住、行上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要大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上对他们的关心、关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切实解决基层服务人员的出路问题,转变身份,给与更多的鼓励措施,让他们无后顾之忧,静下心来、立足自己的岗位奉献,让大学生村官人尽其才。 培养基层项目人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引导鼓励基层服务人员扎根基层的同时,也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退出机制,对不适合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解除聘用合同,所缺位置及时补充。这样有出有进,让大学生村官合理流动,才能保持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动态平衡。(文/曾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