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事就是方便呀!”拿到建房许可证的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村民任昌焕激动地说。任昌焕准备原基拆建建房,从递交申请到拿到证件,他只到村365群众工作室去过一次,其余全是通过电话联系镇村干部代理服务的。这一路他真切体会到了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办成事的舒坦。(5月8日 《陕西日报》) 山阳县为了让党员干部走好群众路线,服务好群众,已有28个部门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或便民服务室,23个镇分别建立了包括农业、林业、扶贫、民政、计生、国土、财政等窗口的便民服务大厅,277个村建立了365群众工作室。群众需要办理什么事,把材料交给村上,一般情况村干部很快就把办好的各类东西送到家里,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各级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办事21570件,其中镇村为群众代办5426件。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心里,如果谁一说到要到党政机关办事,马上闪现出来的就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所以在很多群众心里,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一般是不想的党政机关去办事的。山阳县的领导干部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以宁可干部“多跑腿”,不让群众“看脸色”为服务理念,建立了365群众工作室,让党员干部成为群众的跑路人,让他们去为群众跑腿办事。 近段时间以来,各级党委都在想方设法,如何破解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党员干部都在群策群力,开动脑筋力图打通“最后一公里”。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多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从维护群众的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多用实际行动去为群众服务,方便群众,多给群众带去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措施,真正地给自己加压,添麻烦,给群众带去实惠和方便,以心换心,破解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那是唾手可得,要相信群众是心也不是铁打的。 各级党委和政府,如果都能够像山阳县建立365群众工作室那样,处处把问题和麻烦留给自己,把快乐和方便留给群众,我们的党员干部才真正不愧为人民的公仆,才让可能让群众有了当家做主人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