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新疆启动为期3年的20万干部下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全疆机关干部将在3年内轮换一遍,下派工作组要实现1万个基层单位全覆盖。一个多月来,在天山南北的大小村落、社区,首批下基层的7万余名驻村干部与各族群众同劳作、唠家常、解难题,与乡村干部一起出主意、惠民生、谋发展,共同走进“最远一家人”,共同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4月25日 新华网) 4月24日一大早,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恰尔巴格乡7村驻村的自治区畜牧厅党组成员、新疆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何海源一行7人,与田间地头的棉农一道,一边为棉花定苗,一边问农事、唠家常、讲政策,其乐融融。与7万余名驻村干部一样,一个多月来,何海源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农民一起劳作、谈心,一起出点子想办法。笔者认为,干部到田间地头服务群众值得赞赏。 “脚上沾满多少泥土,胸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在走群众路线,服务群众的时候,就应该沉得下去,深入到群众第一线去,去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和群众一起同甘共苦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把田间地头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好办公室,把田埂院坝作为倾听群众声音的最好场所,把一起田间劳动看做是最好的交心方式,这样我们的党员干部才可能用一颗真诚的心与农民群众交朋友,在零距离接触中锤炼作风、培养党性,用实际行动博得群众的信赖和认可,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 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的时候,有的是光说不练,始终不愿下高楼,出深院,走向基层;有的是到基层走马观花,点到为止,成为群众所说的“隔着玻璃看,坐着车子转”;有的是“身”入群众而不深入群众,更不“心”入群众,更不用说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劳动,这样的干部是走不好群众路线,也是不可能给群众带去实惠的。 由此,党员干部在深入群众的时候,就应该深入到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体验群众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群众群众在田间地头同劳作、唠家常、解难题,这样我们的干部才可能真正地走进群众的心里,才可能服务好群众,让群众得到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