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每平米、30平米合计卖价300万的房子,“天价”只因为是“学区房”,周边有着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9个重点大城市2015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利好政策,貌似堵住了“递条子”“送票子”等利益输送行为,却引发了更疯狂的“拼房子”。这大概是这项利好政策出台之际所没有想到的。 其实,围绕孩子就学所产生的各种“拼”,不论是“拼爹”“拼关系”,还是“拼房子”,都凸显出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苦逼现实。在当前语境下,优质教育无疑是一种非常稀缺的社会公共资源,它的供给是一定的,而民众的需求却是非常巨大的。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远远低于需求的情况下,民众自然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递条子”、“送票子”的择校口子被堵住了,还可以通过学区房“近水楼台”的迂回方式获得。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论配置方式如何改变,民众高涨的需求都会让人挤破头。 天价学区房的出现,是优质教育资源在分布失衡背景下的市场供需关系之反映。当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教育,遇到商品化的住房且跟后者紧密挂钩时,“天价学区房”的出现,不过是公共资源面临商品化侵蚀的表征之一。教育作为一种相对稀缺的公共资源,正因为其稀缺而有了相对丰厚的溢价效果,与之紧密联系的房地产,正可以利用这一效应,形成自己的捆绑策略,获得较为丰厚的附加值。名校周边的房子比一般房子价格要高出许多,正是这个道理。 学区房之所以“天价”,在于其所附加之上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优质。其背后的教育发展策略,虽说在人人喊打之下逐渐取消了所谓“重点班”等称谓,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仍旧是一个梦,也仅仅是一个梦而已。就近入学一定程度上堵住了“拼爹择校”的口子,虽然从一个方面维护了教育公平,但却将“教育公平”的获得资格上升为是否有能力购买天价学区房,这无疑是堵住了一个口子,却又开了另一个口子,教育公平仍旧在路上。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公平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当下损害教育公平的,无疑是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这种失衡不仅在城乡之间,同样存在于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优质教育资源畸形集中造就了若干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皆高高在上的名校,将一些普通学校乃至“差校”远远甩在身后,从而造成第一波教育不公平;而名校门槛之高、进入之难,只有少数人能够进入,这就造成了第二波不公平。如此明显的教育落差,显然不是单靠“就近入学”就能解决得了的。 对教育投入的偏低,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教育资源布局的欠合理,跟教育质量和学校水准挂钩的教师待遇问题,显然都跟教育公平有着莫大的联系。从教育公平的价值次序方面看,“就近入学”固然有利于消除“拼爹”等不公因素,但其价值次序显然应该排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之后。从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来看,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应该优先于免试就近入学,这才是解决教育落差问题的“釜底抽薪”之举。推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促进教育公平,是民众的期待,更应该是公共部门的努力目标。任重道远,公共部门唯有砥砺前行。(凌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