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错,必须认。”2月26日,面对记者的采访,绵阳市盐亭县富驿镇副镇长杨沅鑫还有些紧张。(3月3日四川日报网) 这里,绵阳市盐亭县富驿镇副镇长杨沅鑫之所以说他自己错了,是由于半个月前的一天傍晚,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的督察组到富驿镇暗访,发现该镇的值班领导不在岗,而当天轮值值守的,正是杨沅鑫。于是,因为“走读”,他和还有另外6个乡镇领导一起被全县通报批评。 如今,“工作在农村,居住在城镇”的干部越来越多,经常往家里跑、往外面跑的干部“走读”现象在不少地方蔓延成风。这一走不打紧,却实实在在的走坏了干部形象,走散了作风,走失了民心。殊不知,在老百姓心目中“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就是对我们干部的形象描述。 虽然,干部异地居住无可厚非,只要能遵守作息纪律规定,恪守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的要求,“走读”也不违反政策。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些基层干部周一才从家里动身上班,周四就开始想家,周五已经回家了;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天天回家居住,“早十晚四”竟然成为了他们的“正常”上班时间。如此“走读”过了的现象,怎能让群众相信这些干部是在为一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尽心尽力?长此以往,群众有事也不愿意找干部解决,矛盾日积月累,干群关系必定会越来越差,到最后势必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所以,绵阳市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出台《关于领导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除了显示出了他们坚决整治“走读”作风的决心之外,更是真实的体现出了群众为先群众路线的真谛所在。只是,如此整顿还希望不会只是“来去一阵风”,只有对干部“走读”现象的整顿常态化了,并且用刚性制度来给“走读干部”套上“紧箍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走读”问题,让干部真正把心稳下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方飞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