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昌博:党政一把手的“较量”

时间:2013-09-16 19:05 来源:中国访谈网供稿 作者:马昌博 点击:
最近因为一场著名的审判,很多人在讨论官员之间的角色关系这太复杂了,其间强弱,是公开规则、个人能力和当地官场既有力量的综合体现,很难简单概括。这篇专栏,也只能大概说说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关系,算是给大家一个粗浅感觉。 地方党政一把手间的平衡,是政

  最近因为一场著名的审判,很多人在讨论官员之间的角色关系——这太复杂了,其间强弱,是公开规则、个人能力和当地官场既有力量的综合体现,很难简单概括。这篇专栏,也只能大概说说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关系,算是给大家一个粗浅感觉。
  地方党政一把手间的平衡,是政治正常运转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中国,地方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平衡,是政治正常运转的核心问题之一,两人的“和”与“不和”,直接影响当地政坛生态。按规定,党政一把手之间——比如市委书记和市长——各自有不同的分工:说简单点,就是市委书记统领党的部门,主管干部调配,市长统领政府部门,负责经济发展——一个“管人”一个“管钱”,各有侧重。同时市长作为市委副书记,协助市委书记工作。
  但政治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均衡,由此挑选合适的党政一把手“搭班子”,才会成为上级组织部门的重要任务,费尽心思。
  在县乡这个层级,党委书记往往处于强势的地位。因为一个县事务不多,党政事务也难分清;基层干部人数有限,如果县委书记在该地提拔过一轮下属官员,政治威望就会尤其牢固——此时县委书记若“自觉”还好,否则县长很容易被架空,导致县委书记说话是“规矩”,县长说话只算“意见”。
  此情况典型的是河南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松泉,在他任县委书记5年中,两任县长都是任期未满就被他排挤离任。一次杨松泉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县长讲了一些与其不吻合的意见,结果杨在会上直接厉声呵斥说:“你这县长才当几天,就想当家。”
  而后续接任的县长,杨同样施以颜色,常常在大会上公开否定县长的意见,弄得全场哄堂大笑。媒体报道说,县长下属的各局长向他汇报工作,县长会先问“书记是否知道”,若回应不知,立即面带惧色。
  实际上,县委书记的强势几乎已是公认,由此防控县委书记的“霸权”,甚至成为一个官方动作,一些省份就专门有《县委书记岗位风险预警防控办法》这样的规定。
  而到了市这一级,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的关系,就会更趋平衡。首先党政之间可以各自有更清晰的分工界限;而且到了地市这一级的官员,谁若过分“出格”,对方与省里甚至中央都有交流渠道,难有“霸权”存在。由此若碰上强势市长,面对市委书记的干涉,往往会以党政之间公开的分工规则和法律赋予政府首长的权力为依据,进行回击。
  而少数市长和市委书记之间的“交恶”,有时也更为明显。比如此前安徽阜阳市委书记王怀忠和市长肖作新之间的矛盾,几乎公开化。后来肖作新被查期间,王怀忠甚至还曾想托人到上面活动,以便“从重从快”处理。
  更甚者,此前的甘肃兰州市市委书记和市长在一次出租车罢工事件中发生冲突,市委书记在随后的人大常委会上明确表示不再支持市长的工作,由此导致该市长落选——这位被调职的市长在两年后直接向中纪委举报了市委书记,最终两人双双受审。
  情况稍有不同的是省会城市,一般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都会是省委常委,是副省级官员了,而且作为省委常委,可以直接影响市长的调动,比身为正地市级的市长权责上自然更有优势。但因为省会城市就在省委、省政府一把手眼皮底下,各方会更遵守规则。
  至于到了省这一级,省委书记和省长之间,则少有明显不和。这种级别的地方大员,由中央统一调配——组织部门肯定是通盘考虑性格、资历,基本不会让党政不和的事情出现。而且到此位置的官员,政治经验足够,相处分寸也把握熟稔。
  至于中央部委的部长和党组书记之间,则几乎不存在党政权责不清导致的“不和”——按照规定,各个部委实行部长负责制,而且大多数部委,党组书记也往往是由部长兼任。
  自己跟自己,是不会闹矛盾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佛道大师的成事智慧课:人生智慧课

    作者:吴伟丽

    《佛道大师的成事智慧课》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