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九章章名是什么?”“寒食节的前两天是什么节?”这出其不意的题,是今年昆明某中学的一道小升初试题。
“根据节奏,写出乘法算式(一组拟声词):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啊;3.呜呜呜,呜呜呜;4.喵喵,喵喵,喵喵。”这云山雾罩的题,是小学暑假作业本上的题。
这类奇葩神题,有媒体给出的评价是“新颖、搞怪”。
其实,这评价,未必恰如其分。“搞怪”倒是真搞怪,但“新颖”却是不够格。
人家有大学早就出过让学生数《西游记》里妖怪有几个;答大象把蚂蚁踩到骨折,怎么办的题了!
网友吐槽“幸好读书早,要不然小学都毕不了业”。
小学奇葩神题就如此雷人,真是令不少大学生都汗颜不已。
翻了答案,似醍醐灌顶!
那道拟声词的小学数学题的标准答案,竟分别是3×2;1×4;3×2;2×3!
亏了出这题的人脑筋会急转弯儿!
“《水浒传》第九章章名是什么?”“寒食节的前两天是什么节?”借助网络,搜出答案:分别应是“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小寒食节”。
标准答案也有,可谓有据可查。但这“神题”窜入小学生的头脑,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我是学中文的,要是你揪住我,让立地刨坑地答出这题,我也只好跪地告饶!
且不说教育部有过文件,小学低年级本不允许留暑假作业。但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都免不去作业之“苦”。
更令人感慨的,弄来难度系数大,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案出人意料的一大堆“神题”,实在是亵渎教育,辱尽斯文!
有必要么? 这猜谜般的题,究竟要训练孩子什么样的思维?
“‘神题’的出现与升学的指挥棒有莫大关系。”南京市凤游寺小学校长周树民直言不讳地评论道。他认为,这样的“神题”对孩子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益处。
有些人却力挺这神题,说这类题目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起到锻炼作用。
历史上有过“张献忠考秀才”的故事。张献忠建立大西王朝后,也搞了一次考秀才。“先在两柱之间横系一条绳子,叫应考的走过去,太高的杀,太矮的杀,于是杀光了蜀中的英才”(鲁迅语)
我真怕这叮叮啊啊呜呜喵喵之类的题,也像张献忠的那条绳子一样,误人子弟,残害儿童!
“改变死板的考试内容是件好事情,但创新决不是为了难倒人、更不是搞无厘头。那种不考逻辑、不考科学的考题,那种舍本逐末甚至本末倒置的‘创新’,不仅无助于正常的选拔,还会戕害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不,连《人民日报》的评论,也为孩子们喊起冤来。
“神题”之所以频频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素质教育已有走向歧途的倾向,必须引起重视。
有文深入剖析“神题”泛滥之害:其一,对“神题”趋之若鹜,仿佛不弄出点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试题,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落伍。所以考试不考逻辑,不考科学的思维,而是让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猜想,也让考试走向了舍本逐末的困境。其二,对“神题”的吹捧,也势必间接地加大了家长的负担,为了在升学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家长们不得不将孩子送到类似培养学生脑筋急转弯的教育机构去,这不仅会耗费家长大量的人力物力,实际上也是从一种应试教育走向了另外一种应试教育。
谁来救救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