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怜悯精神的地方官员应该优先享受“太平间人文关怀”
时间:2013-01-25 14:33来源: 作者:从此以后 点击:
次
官方回应是出于“人文关怀”,可是记者看到的是:居住的房门一侧装有摄像头,并有4名带岭区环卫处的工人24小时专门看守陈庆霞。而且据看守人员称现在公安局工作人员也带班。动用警力来保护一个失去自理能力的妇女,这样的“人文关怀”真的是发挥到极致了。如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市民陈庆霞因常年上访告状被当地有关部门安置在一所废弃的太平间里,被限制人身自由已经长达三年。1月24日,伊春市带岭区宣传部公开回应此事,称是对信访人员的“人文关怀”。
看到这个报道,听到官方的这样回应,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了,我们不知道该对伊春市带岭区宣传部门的“人文关怀”,说点什么好了。如果这样是“人文关怀”的话,我们这些能够自由活着的老百姓是不是该对着镜头、露出微笑,发自内心的说一声:我很幸福!
又是因为劳动教养引发的上访,关于劳动教养的问题,不是本文要说的主题,我们就事论事的说说,如此的“人文关怀”,我们能不能承受得起?
从官方的介绍看,事情是发生在10年前,陈庆霞因为对其丈夫被劳动教养的事情不服,多次上访,而且官方的说法是:“到市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在中国,自古就有进京告御状的传统,为什么会上访?原因很简单,因为下级没解决问题或者处理的结果不令人满意,我们不能排除有人讹诈,但是更多的是下级推诿、失职或者渎职。为什么会多次上访?原因也不复杂,因为上一级经常是做个记录,将事情打回原地处理,到了原地依然没有解决,上一级也没有必要的回访督查。于是,一级级的上访,一次次的上访。至于官方的“非正常上访”,鉴于回应的过于简洁,无法了解详情,所以无法做出判断,希望官方能进行详尽的解释。
官方的回应说,2007年,陈庆霞上访期间儿子丢失,这对于陈庆霞来说不啻于毁灭性打击,在觉得丈夫受冤屈的情况下,四处申述无效的情况下,儿子又丢失,这是任何一个当事人都无法忍受的事实,在此情况下,陈庆霞可能会采取一些更强烈的措施,于是,“2007年7月,陈庆霞因打、砸党政机关、公安、医院被治安拘留,并对其实施劳动教养—年零六个月”。又一次的劳动教养,我们就觉得奇怪,有关部门对于劳动教养怎么就这么的偏爱呢?是不是因为这种措施的“短平快”?是不是因为这种措施可以得到免费的劳动力呢?
官方回应:劳动教养期满后陈庆霞家人拒绝接人,无奈之下带岭区政府派人将陈庆霞接回,并将其安排在了区养老院。看到这里,我们觉得奇怪,陈庆霞家人为什么拒绝接人?不接的话,也没关系啊,放出来,自己可以回家的吧,难道说陈庆霞不能走回家?看到后面的回应,明白了:原来陈庆霞生活不能自理!但是,明白的同时,又产生新的疑问:陈庆霞怎么劳动教养以后,生活不能自理了?难道说陈庆霞本来就是如此?一个不能自理的人怎么能多次上访?究竟是因为什么,陈庆霞变得像记者看到的那样:下肢瘫痪!
官方回应:带岭区“出于人道主义,安排环卫处四名工作人员轮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这样做不是因为责任?而是因为道义?如果是因为“人道主义”的话,我们觉得陈庆霞的家人有点不识好歹了,或者怀疑是记者报道的时候存在恶意,究竟如何,不好随便猜测,希望媒体进一步跟踪报道。
官方回应是出于“人文关怀”,可是记者看到的是:居住的房门一侧装有摄像头,并有4名带岭区环卫处的工人24小时专门看守陈庆霞。而且据看守人员称现在公安局工作人员也带班。动用警力来保护一个失去自理能力的妇女,这样的“人文关怀”真的是发挥到极致了。如果记者没有撒谎的话,我们觉得陈庆霞应该对此感激涕零了,其家人也该倍感放心了,至少该送个锦旗表示一下感激之情了。
当陈庆霞的家人到伊春市带岭区信访办,再次要求接走陈庆霞,但没有获准。为啥没获得批准呢?因为官方说:今后将“继续加大寻找孩子工作力度”、“对于陈庆霞本人病情继续给予治疗”、“继续对信访人陈庆霞进行人文关怀”。
如此的“人文关怀”,如此的“人道主义”,老百姓还有什么理由不满意呢?还有什么理由说自己不幸福?是不是我们这些老百姓不知道感恩戴德?是不是老百姓都成为“刁民”了?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