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究竟严峻在哪里?
时间:2012-07-30 19:34来源: 作者:闹市一博 点击:
次
改革高校现行教育体制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前提。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其实也就是大学的主要产品,大学“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找不到卖家,大学生就业困难,你能够责怪谁?今天,高校应该清醒了,不是只要是你们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就可以不管市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坦承,我们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当中,就业的形势应当说还是非常严峻的,就业工作也是非常的艰巨……要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其实上,今年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大环境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难度远高于其他人群。
6月11日,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准备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如果按此比例推算的话,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由于就业不易,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更多的人选择了继续读研而非参加工作,选择读研的比例较2010届增加了2.5个百分点。
大学扩招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罪魁祸首。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4年我们国家的本科毕业生就有280余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12年高校毕业生680万人,比2011年608.2万人,增加70多万人。在就业环境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前提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比2011年还要严峻。
有人认为,大学生就难的程度被夸大了,各地出现的“民工荒”证明劳动力市场紧缺。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不难理解,因为每个就业群体面临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不相同。其实,以“民工荒”形式表现出来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是由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逐年下降。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增长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便导致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结构性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农民工尚未成为城镇户籍居民,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不健全,面临周期性失业风险,仍然是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人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并非由市场供大于求所造成,而是产生于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毕业生所能做的仅仅是尽量把自己的简历做得更加美观,在简历后面附上更多的证书复印件,然后在网上海投,或者拼命去挤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即使这样,四处的周旋仍然毫无结果,投出的简历也如泥牛入海……
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失业。他们作为高端年轻劳动力,面临着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尴尬的处境。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能提供的多数是低端就业岗位,大学生接受不了这样的收入和待遇,但目前产业结构并不能为他们提供更多高端的岗位。从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难还是扩招的原因,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累计,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一些上届毕生还在待业,下届毕业生又加入就业的角逐。如此一来,硕士生抢本科生的岗位,本科生抢职高生的岗位,这样用人单位可以用更低的薪水,招到更高质量的人才。甚至是人才的浪费,比如硕士生、博士生去当交巡警等等。另外,部分毕业生不愿从事初中甚至小学生都能胜任的工作,这类岗位看不到发展空间。所以有些大学生宁可失业,也要慢慢等待机会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还有部分大学生用读研的方式来逃避就业压力,但此举未必适合每个,读研又如何?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面对就业问题。当然,大学生就业难还有部分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因素,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等等。
改革高校现行教育体制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前提。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其实也就是大学的主要产品,大学“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找不到卖家,大学生就业困难,你能够责怪谁?今天,高校应该清醒了,不是只要是你们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就可以不管市场需要,凭自己发的一张大学毕业证书就可以将学生推向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从现在开始,每个学校认真研究社会有什么样的岗位需求,你的学生毕业后最想干什么?最适合干什么?至少教会学生以后工作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因为就业是大学毕业后必须要做的事。
然而,改革高校现行体制的呼声喊了有些年头了,但高校教育的诟病依然,甚至更严重。故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对于工作经验比较少的大学生来说,用人单位给出工资待遇不会太高。因此,大学生找工作应该需要和可能相结全,要有放低身段,摆正心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准备。大学毕业生从毕业到就业自己要有明确的定位,只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已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才是找份比较理想工作的不二选择。此外,全社会都要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政府应提供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由于性别、专业、户口等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个人创业,充分运用税收、货币、收入等手段,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的力度。然而有效防止“萝卜招聘”之类暗箱操作,对优秀贫民大学毕业生就业高质量,更为关键!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