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文学不断给中国文坛带来了惊喜与希望。近日,记者在对自治区文联副主席、西藏作协副主席吉米平阶的采访中,对60年来西藏文学取得的成就及发展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记者: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我区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文学事业也蒸蒸日上,您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什么?
吉米平阶:今天的西藏,经历了60年的沧桑巨变,每一个前进步伐、每一个发展变化都饱含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让西藏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这些符合西藏实际、代表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措施,不仅开创了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为西藏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我们的文学创作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西藏当代文学发展历程。
吉米平阶: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藏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还是很少的。1977年《西藏文学》创刊,1981年西藏 协会成立,西藏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形成了一支以藏族 为主体的队伍。像益西丹增、恰白·次旦平措、扎西达娃、加央西热这样一批 ,都以自己的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影响。独具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雪野诗”,也成为西藏文学的特色。
记者:在西藏搞文学创作,拥有很多优势的同时也有不少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并使其更好地发展的呢?
吉米平阶:为了扶持重点作品与培养 ,我们对有实力、有潜力、有水准的各类文学作品都积极推荐上报,并注意对文学新人的发现和支持。如内地自由撰稿人张荞三次只身前往藏北尼玛县,前后半年多时间体验当地牧民生活,完成了长篇纪实文学《藏北,不落的太阳》,我们就将它列为重点扶持作品,拿出了一部分创作资金鼓励和支持作者完稿,并积极向内地出版社推荐出版。我们还与全国大型文学杂志如《绿风》、《民族文学》、《芳草》等联手,开辟了西藏文学阵地,使藏族 有更宽广的展现自我的平台。
本报记者尼玛潘多实习生孙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