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每到春节临近,我们也总是能够看到一种似乎非常矛盾的场景:一方面,是无数人乘坐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进行地球表面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目的是“回家过年”;另一方面,大家又总是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没意思”。但事实上,奔波各地的人们,不顾春运的拥挤,不计旅途的疲惫,像鸟儿匆匆地飞回旧林、鱼儿急急地游回故渊。 为了什么?是为了在春节慢节奏的惬意中,守望亲情的花开、梦想的吐蕊;守望我们春节的精神家园。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春节早已成为一种“文化乡愁”,回家过年,正是一种文化的必然、情感的必需。无论是长夜未央,围炉而坐,看看父母掩不住的苍老容颜,听听亲人说不完的家长里短,感悟年的味道;还是踩高跷,敲锣鼓,贴春联,打灯盏,拜家堂,等等,都是一幅美丽的年俗画。而在这一幅幅的年俗画里,我们懂得了感恩,品味了文化;孕育出了敬祖尊老、孝悌爱幼、阖家幸福、睦邻友好、社会和谐的传统美德。为此,虽然历经数千年的绵延嬗变,春节始终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了中国人的血液里。 春节节日的形成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发达的有力佐证,依据《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显然,早在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历法。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为岁首的时间规定再也没有改变,年节就此固定了下来,而这就是春节的源头,也是后人们在进行所有人事活动时的重要参照标准。 春节是辞旧迎新、放飞梦想的节日。正如小的时候,入冬就盼上过年,期待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期盼妈妈亲手包的那碗热腾腾的肉馅饺子;后来慢慢长大,背景离乡,走进大学,入冬就盼上放寒假,期待和父母的相聚。可以说,每当我们站在春节这个时间点上,就等于站在了一个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期望着未来的天空会更加蔚蓝,未来的城市会更加包容,未来的乡村会更加美丽,未来的人生会更加出彩,未来的家庭会更加和睦…… 总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春节里安顿好自己精神的故乡、文化的乡愁,任时光如何变迁,都能永葆中华民族的这一份自信和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