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早上要接待13个检查团,只好让乡里干部全部上阵。”临近年终,频繁的检查评比让东北某乡党委书记备感压力。检查评比是上级督促下级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评比防差堵漏、激发干劲,很有必要。但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存在流于形式、可有可无的检查评比,这不仅加重基层负担,影响正常工作,还催生了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12月12日《人民日报》) 年底了,总是各种检查、总结的大舞台,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在临近年终的时刻,统一进行检查评比,所以,就有了一早上要接待13个检查团,这样的检查,到底是在检查什么呢? 当然,不排除一些很有必要的检查,比如安全检查,这都是每年的工作大事,不仅仅在于平时,在年终也不能放松,但是有的检查却是为了检查而存在,根本没有检查的必要,只是为了“凑热闹”。 一些不必要检查的单位认为,别人的工作进行得轰轰烈烈,我们怎么能够“拖后腿”呢?所以一纸红头文件或者一个电话,检查就要下去了,看起来也是检查,但是终究不是那个味,只是一种盲从。 检查评比是对一个时期工作的总结,并不需要集中在年终,在平时也可以,要清楚这个检查评比是否真的需要,在找问题上落脚,在更好地做好工作上提升,才能避免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 对于这种检查评比“凑热闹”的歪风不可有,要坚决的“零容忍”,一方面是为基层肩负,另一方面是让检查评比真正的有质量,才能避免重了检查轻了工作,影响基层的正常运行。(文/吴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