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慢慢:留下的,只有“痕迹” 近两年,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这样的要求:要注重过程和痕迹管理。笔者查了一下,所谓痕迹化管理,应该是从企业管理引进的概念,是指在各种管理工作过程中,从时间和管理内容方面,不留间隙或空白、死角的缜密的工作记录,包括交接班记录和留下证据。 本来,这一要求是为了全程记录下事物发展的过程,让每一环节有据可查,便于弥补不足,监督检察。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唯痕迹论大行其道,无论哪项工作,都反复强调留下“痕迹”,更有一些领导在检查工作时说:不听汇报,只看痕迹。于是,各部门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偏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在在纸上记录下一系列“痕迹”,甚至于发展到生编硬造“痕迹”,至于工作实际怎样开展,成效如何,反倒是疏于过问了,督查工作也变成了只看桌子上摆的一长摞“痕迹”,而无实地的检查和督促。 这样的“痕迹”,严重伤害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又使他们不堪重负,随时加班加点制造“痕迹”,却又心生空虚之感——如此忙碌毫无意义,全是纸上谈兵;这样的“痕迹”,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很多资料不仅冗长,而且动辄要求图文俱全,一式几份,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只要检查工作,就得开着卡车拉资料。这样的“痕迹”,也让群众心生反感,因为每当干部与他们接触时,总是有人在拍照,在要求他们签字,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些干部事情没做多少,全是拉上他们做秀;这样的“痕迹”,更让评价工作的标准发生了严重偏离,谁留下的“痕迹”完美,谁的工作就被肯定,反之,如果没有“痕迹”,或者“痕迹”不达标,什么样的工作成效也不被认可。长此以往,必将滋生造假浮夸之风,除了一纸痕迹,什么也不会留下,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痕迹化管理仅仅只是管理手段的一种,不能盲目将它推而广之应用于所有工作,而且,即使在使用痕迹化管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唯痕迹论,离开具体工作生搬硬套,还是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记住实事求是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才是我们的工作,党和人民事业无往不胜的关键所在。 新闻源: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iST4lu6F1cOLuSbHyKtMAHMREyFq0NLqcSxNBOIxr-aELFRxEnZTO-VAFefVGClnWu4-1eMdODc3-2L3KFXKoZV5-JWPAclpDRNw3qaXk_jAy0w6iCBh96Bcz5HwhvJtq8PADI8SgmQH2WqdI-JNK 作者: 苏慢慢 工作单位:绵阳市平武县 联系电话:08168822231 邮箱:1834791897@qq.com 通讯地址:绵阳市平武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