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强监管防止脱贫“兑水“》一文博得无数网友眼球,个别地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既没有真扶贫,也没有扶真贫。文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数字脱贫”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科学监管的解决办法,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和点赞。 为何大家对“数字脱贫”深恶痛绝呢?只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7000多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才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才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不断巩固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基础,才能不断促进社会稳定、国家长久治安。可见,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深远,“数字脱贫”无疑是这场战争的“毒瘤”,是党和人民无法容忍、坚决反对的。 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却因为扶贫难度大、见效慢、任务重、责任大等这样那样的因素,欺上瞒下、粉饰太平,大兴“数字扶贫”“表格扶贫”“文字扶贫”之风,夸大投入,扩大战果,把扶贫工程变成了纸面上的“政绩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只有在“真扶贫、扶真贫”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数字脱贫”才有望杜绝,脱贫攻坚战才会取得长久的胜利。 解决“数字脱贫”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全国上下领导干部重视起来。而要领导们真正重视,全身心为脱贫攻坚战出谋使劲儿,最需要的是为领导们忆一忆“入党初心”。我党的宗旨是什么?就是领导干部入党时在党旗、国旗下庄严的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贫困人口是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平低、生活压力大的人民群众,更应该得到领导们的关心和关爱。 防止“数字脱贫”成为惯例,应该建立长效机制。要完善监督机制,形成“互联网+”、社会、巡查组多方监督的大格局,及时发现、纠正上下欺瞒的行为;还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拓宽举报投诉渠道、对贫困户分类管理、严格落实扶贫帮扶责任、严厉打击“数字扶贫”作假行为、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等。 总之,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刮骨疗毒的决心,维护真扶贫、扶真贫是良性运转,打破“摘帽”村张冠李戴的尴尬,莫让“数字脱贫”成为惯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