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闭幕的中纪委七次全会上,两名中纪委委员被处理,分别为曾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的王仲田,和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李建波。(1月9日《新京报》) 一次中纪委全会,处理两名中纪委委员并非首例。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也有两名中纪委委员被处理。事实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在重拳治理各类腐败的同时,也在勇敢地向自己“开刀”,清除体内出现的“毒瘤”。比如,在近期热播的反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片中披露,仅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间,全国因履行监督责任不到位被问责的纪检干部达4800多人,中央纪委查处的机关干部则达17名。这着实值得点赞! “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要求,也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毕竟,在纪检监察干部在办案时,接触到的对象都曾过着奢靡无比的生活,查处到的赃款数量也是纪检监察干部一辈子都难以赚取到的。可以说,纪检监察干部比其他干部更直接更频繁地接触到腐朽思想的侵袭,稍不注意,就可能产生“别人可以捞,我为什么不可以”的思想蜕变,从而堕落为“灯下黑”的一员。正如这些被清理出门户的纪检监察官员。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其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但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更没有与生俱来的“免疫力”。只有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保持自身肌体干净、不被腐蚀,才可能保持整个纪检监察机关肌体的健康运转,才能够真正为营造起良好的政治生态,更好地激浊扬清、惩恶扬善提供纪律保障。 纪检监察机关把“刀口向内”绝不护短,既是其工作性质决定的,更是解决好“灯下黑”问题、落实好“清理好门户”要求的具体指向。如果说,各级纪委毫不犹豫肃清体内毒瘤的举措,让广大干部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有了更多信心和底气。那么,中纪委拿内部人“开刀”,狠下决心“清理门户”,这显然是在自己身上“割肉”,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纪检监察机关“正家风”“家丑外扬”的胆识和做法,更是彰显出了其内部自查反腐和“刮骨断腕”的坚定决心。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新情况下,防止“灯下黑”,既需要健全制度机制,强化规则、制度的执行力,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更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身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经常“体检”,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清理门户”,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成为党纪政纪的忠诚卫士,成为严惩腐败的钢铁拳头,从而真正让反腐败没有“死角”、没有“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