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11月15日报道,“自以为金额不大,又是给大家发放‘加班费’,应该没什么问题,没想到一时的侥幸却挨了处分,真是糊涂!”谈起违规收受“红包”充当加班费一事,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原主任陈和迎追悔莫及。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取得的明显成效,在多数人的脑海里,首先闪现的是一连串落马的高官。对社会大众而言,有这样的印象实属正常。而对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反腐执纪就需要既见“树木”也见“森林”,抓大不放小。在这起案件中,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原主任陈和迎的想法非常有代表性,认为金额不大就不会出问题,可以说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在从严治党的,反腐倡廉的今天,再小的腐败也是违法违纪行为,也是纪检监管机关的关注点。 在现实中,凡是“破法”者,无不从“破纪开始。许多被查处的贪官污吏,无不痛悔自己正是从不把纪律规矩当回事开始,一步一步放纵自己,最终滑入了腐败的泥淖。腐败官员常常忏悔道,有这样的结局是因为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崩塌,可谓咎由自取;但是,也应当反思,比如,一些部门领导认为只要不违法,违反纪律就是“小节”,放松了对自己和下属的要求,最终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不胜枚举。 由此看来,纪检监察机关对付贪官,就需要抓早抓小,露头就打,要织密防范“笼子”,更要防患于未然。不要认为某人贪污的钱不多,不算贪污,放他一马。通过落马的几名亿元贪官的案例可以看出,一开始也并非就贪了上亿元,也是从小数目“起家”而逐步渐成巨贪的。这就反映出当制度不严、监督失效时,胆子就会越来越大,“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因此,要防止小贪成为巨贪,就需要扎紧篱笆,堵塞漏洞。首先要树立导向机制,防止出现“羊群效应”。要针对生活中那些习焉不察的坏习惯、潜规则,抓早抓小,防范未然。防止人们跟风随大流,小问题被“养大”。其次,要强化震慑机制,防止“温水煮青蛙”的“煮蛙效应”。要令行禁止、利剑高悬、警钟长鸣,只有这样官员才能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不敢越雷池半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