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内明星高片酬,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明星片酬动辄上千万元,已经见怪不怪。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演员的片酬已达到了总预算的50%到80%,而在欧美等影视产业发达地区,演员片酬一般不超过30%。在请明星上耗费过多的成本,压低了前期创作、后期制作等环节的费用,从而影响整部影视剧质量,也造成了过分倚重明星、在购播环节唯明星论的不良风气。(《人民网》,9月29日) 一说到文艺,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文化殿堂的清正与风骨,但受流行文化影响,当前的文艺,特别是影视剧的粗造滥制,编剧、布景、道具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已经将传统文艺要求抛在一边,但部分演员的片酬却“居高不下”。 演员片酬疯涨,已成员影视圈久攻不下的命题,而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影视业的发展。虚高的片酬造成制片成本大增,又进而导致电影票价高企,且影视业仅仅依靠个别超级明星“刷脸卡”是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的。 文艺创作比一般行业更需要有健康的“行业生态”,文艺走向市场化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高品质的文艺在考虑市场经济效益的前提是拒绝市侩。一部作品往往要经历沉淀再发掘才有可能成为经典,但粗造滥制的恶俗文化产品肯定经不起多次琢磨。虚高的片酬抬高了制作成本,制片方要么在其他方面进行“成本节约”,近年来“烂片”频出也多半如此吧;要么在票价上做文章,提高票价来弥补增加的成本。归根结底,最后还是观众来“买单”。 其实,演员片酬过高问题,从市场角度来说是整个大众消费环境导致的。由于群聚效应,大众总是乐于追捧当红明星或者当前热门影视剧,又总是喜欢去更多地接触自己熟悉的演员。使得当红明星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物贵”,也导致制片方或投资人不敢轻易启用新人,结果造成明星天价片酬成为一种无奈的现象。 另外,从制片环节来说是由于制片方的实力不足所导致的。我们相信,每个制片方都不希望演员片酬过高,但片酬低的演员都不是什么大牌。使用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是一种保险心理,但这种保险心理其实也正是源于无底气、不自信。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现象:很多大牌导演捧出了很多艺人的名气,像“星女郎”、“谋女郎”。这些明星原来几乎都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影视作品照样大卖,之后,这些演员也随着作品成功而迅速成名。周星驰、张艺谋等导演是基于自身对文艺孜孜不倦的要求,立足于做出好作品,所以他们才能在行业内拥有那么高的影响力。 当前文艺界乱象多,文艺行业的服务质量、竞争手段、作风等也需要得到监督。演员片酬过高问题既有市场因素,也有非市场因素。在市场自身的力量不能让行业变得更好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维护行规行风。一是对影视作品进行严格把关,杜绝把粗造滥制、恶俗的作品带给大众。二是通过征税,强化二次分配,杜绝明星超高收入。三是行业协会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规范影视行业健康发展。四是相关媒体等宣传部门要积极引导大众的消费习惯,避免观众“看脸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