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有的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今年4月,云南省实施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截至目前已有111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为了能够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各地选派了一批驻村干部充实在扶贫攻坚的一线,可以说他们都是宝贵的资源,如果这些干部在扶贫一线能够在状态、善作为,那么扶贫攻坚就会顺风顺水,旗开得胜。反之,如果一些驻村干部,不尽责不尽心,不仅寒了群众的心,而且势必会给整个扶贫攻坚大局带来不良影响。基于此,实行干部召回制度,就是对帮扶机制、考核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可以说现实意义巨大。 可以说,驻村帮扶工作此举惠及群众,也涌现不少优秀干部。然而,也有一些下派干部,不尽责不尽心。有的离岗不住村,有的挂名不出力,只盼服务期满,镀金邀功,这样的干部必将淘汰出局。此外,还有的单位,为派而派,敷衍塞责,有的派驻干部不仅不干事,还给当地添负担,虽属少数,影响却坏,群众意见很大。因此,对驻村干部必须严加管理,有违规肯定要受到组织从严的处理,这有这样才能让其闻过而知耻,后起而直追。 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步伐已经迈开,扶贫攻坚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精准扶贫”已成为全国扶贫攻坚阶段基本方略,中央也曾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逐级立“军令状”,对扶贫政策落实不力的责任人拉响了警钟。云南省这次对1117名工作不力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就是对扶贫责任加码,是净化驻村干部的有力手段,其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同时,通过这样的大规模召回也可以看出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重视,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不折不扣的履行国家方针政策。 总之,干部召回管理,以严的要求、严的措施、严的纪律,不给驻村官员“闲”的空间,不让“镀金者”得逞,为治理驻村懒官、庸官和贪官戴上了“紧箍咒”,有效弥补了干部管理工作短板。相信,通过这次对工作不力的驻村干部的召回,必然能够为扶贫工作扫清人为障碍,从而尽快完成脱贫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