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泾干街道办望泾村的村民反映。该村村民魏某2013年从当地十几户村民手中承包来的耕地,2014年建了赛车场。街道办和望泾村签订的一份责任书《望泾村2016年度目标责任书》中明确了,“土地确权、土地管理和城乡建设”。 签订责任书,是为了将责任落实到人,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推动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既然签订了责任书,是怎么过关的?上级部门又是如何考核和监督的? 如此看来,每年年初,各种责任书就纷至沓来,环保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食品安全责任书、年度目标责任书等,种类繁多。这些责任书签完就搁柜子里了,事前指导、事中管理都跟不上,责任书成了“打白条”。 毋庸讳言,责任书诟病由来已久,作为年初推动工作的一项大事,各级领导和部门把“责任书”作为层层压实责任的抓手,确实对推动工作,落实责任效果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责任书年年签,年年有,上下两级对签订责任书的目的和意义也就逐渐淡化。对上级来说缺乏事中的管理和监督,期望着能够“一劳永逸”,工作中虎头蛇尾。下级签订后自然成了压箱底之物,无人问津。 同时,内容大多空泛雷同,缺乏针对性也是责任书亟待解决的问题。拿煤矿安全生产来说,虽把责任分发下矿井、班组及个人,逐级签订责任书。但煤矿企业签订的责任书内容几乎一样,但每个煤矿的年产量、生产条件、员工结构、所处自然环境等均不同。这样的责任书的约束性也是大打折扣,安全生产的责任也就成了“打白条”。 因此,那些彼此心照不宣、虚晃一枪的责任书,变了味走了样,起不到任何作用,无非是多浪费一些纸张、多开支一些会议费用、多牺牲一些干部干工作的时间,必须坚决整改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