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集中整治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月25日,甘肃省纪委会同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开展了以“查处不正之风、保障扶贫政策落实,查处腐败问题、保障扶贫资金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两查两保”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违纪问题686件,处理1516人。 短短三个月时间,甘肃省一次专项行动,便查处扶贫领域腐败行为686件,处理1516人。无论是从行动速度,还是查处力度,成绩都让人无可挑剔,凸显对不正之风“零容忍”决心,震慑效应也会持续发酵。看到这里,应该拍手称赞,如果没有纪委的主动作为,那些隐藏在扶贫领域的腐败分子,还真不知会继续“拔多少毛”,伤多少民心,透支政府公信!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各级纪检部门的监督效率和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足以令“四风”人员、腐败分子心中没底,惶惶不可终日。诚然,甘肃省开展“两查两保”专项整治成绩明显,但背后却暴露出一种大众化的违纪违法心理。否则,也不会一抓一个准,一查一大堆。 要继续干好监督工作,心态很重要,反思比庆贺更必要。若只从“处理1516人”中看到成绩,而未发现问题隐患,后果很严重,更不利于扶贫领域腐败的根治。专项查处简单直接,效果立竿见影,充其量算事后问责、后发制人,补好也有一个“疤”。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完善制度设计,补齐监督“短板”,在信息公开公示方面下功夫。 补贴资金监管确实有难度,但并非无计可施,或放任不管。在创新监管模式方面,重庆应该是走在前列的。 据了解,该市早在2013年就在荣昌区、合川区推行村(社)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享受惠农惠民政策“十公开”制度,要求对村(社)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享受的多达10项惠农惠民政策情况进行公示。目前,这项制度已在全市推广。 补贴资金监管固然难,但只要肯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资金走向环节多,向下疏于监督,民众知情甚少……极易形成监管“真空”。但这些都不是理由,能不能监管到位,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是否“动真格”,敢啃“硬骨头”。只要公开全面到位,做到人人都可监督,人人都可举报,又何来腐败一说。否则,扶贫资金使用躲躲闪闪,又怎能防住其中的花样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