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即做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集结号。 “决胜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7000多万贫困人口彻底脱贫是全国人民为之而奋斗的目标。这是一场“硬骨头战”,更是一场“必胜战”! 每一场重大的改革和转变都是社会的进步,也面临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挑战。犹如80年代的改革开放,争论和质疑同改革一路随行,见证着社会主义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由此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新篇章。在“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不言而喻的,扶贫规模庞大、扶贫不精准、帮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使一些群众对扶贫工作产生了质疑。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一些群众的小农思想造成了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切身利益,认为国家不专心搞经济却把大把的精力和财力浪费在扶贫上,是“丢了花生捡芝麻”,这是只重视经济效率忽视社会公平的偏见;还有些群众不理解扶贫工作的重要性,片面的认为这就是做做样子、“数字脱贫”,对脱贫工作不看好;甚至还有极少数群众乐于享受成为“贫困户”,不愿意“摘帽”。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同志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的是政策组合拳,脱贫攻坚的政策的制定已经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因素,脱贫攻坚不仅不会受影响,而且还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许当前一些群众只关心国家又投入了多少扶贫资金?扶贫的政策是否有自己受益?却少有群众去思考为什么要脱贫?脱贫能给百姓和社会带来什么好处? 贫困人口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帮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消除贫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面对挑战、质疑和压力,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地加快脱贫步伐、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政策,脚踏实地的做好群众工作,让实践去证明一切!当贫困户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人们乐于享受小康社会而不愿再背负贫困之名、当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之时,相信这一历史转折点将会永久载入中国和世界史册而被群众和后人称道,那么,在“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这条道路上孜孜不倦付出艰辛的人们必然是骄傲和自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