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产业扶贫在一些地方被大力推进,扶贫项目产业化已成为不少扶贫干部的共识。但由于未摸清市场规律,没有突出地域性、特色性,导致一些地方扶贫产业趋同严重,一些农产品、畜产品价格出现波浪式变化,有的甚至严重滞销、烂在地里,贫困户损失惨重。 “到2020年全面达到小康水平,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致富”距离这些既定的目标时间越来越近,当前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而产业扶贫无疑是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但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怎样实施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只有选对了路子,贫困户的腰包才能鼓起来,脱贫致富也才能得以实现。 正如西部某县的村庄,当地干部鼓励大家种植黄瓜等蔬菜,表面上看这是一条好思路,形成产业后能够直接增加经济收入多少,但实际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受天气影响,黄瓜的成熟期比预计晚了二十几天,这对其上市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在发展产业之前有老板承诺成熟后收购产品,但实际在收获后老板给出的收购价却低于市场价,更有甚者老板消失的无影无终,这些不确定因素严重影响着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直接导致脱贫时间延迟。因此,基层的干部一定要为贫困户选好产业,不光要种出来还要卖出去,真正把利润拿到手上才是最实在的,这就要求基层的扶贫干部需要大量的进行调研,通过市场调查,以长远的发展为目标确定产业方向,助推产业扶贫顺利进行。 此外,部分地方的扶贫干部瞎指挥,一味的追求政绩,搞所谓的“帽子”工程,强迫贫困户发展,完全不顾其自身的意愿,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有损国家公职人员的形象,更制约了当地贫困户的发展,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打击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尤其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每一位扶贫干部都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发展,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 产业扶贫的生命线即是销路,一条顺畅的销路是保障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基层政府要因地制宜找准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带动发展,切忌盲目效仿,避免趋同产业,在精准扶贫上仔细“号准脉”,方可“对症下药”,只有坚持这样,脱贫致富奔小康才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