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微博网友@烟云和@直播云南爆料称,兰坪县政府要求所有在职公职人员强制捐款慈善基金。所有人定有捐款标准,各单位下指标定任务,不捐的话就天天打电话“逼捐”。 因为有各方面的需求,政府部门发动大家献爱心、捐款,初衷无可厚非。作为社会公众,尤其是公职人员、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理应大力支持。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的捐款号召,却屡屡夹杂着“强捐”、“逼捐”味道,不仅让人心生反感,而且引来诸多吐槽与抱怨,事与愿违。 继2015年12月云南机场集团被指“逼捐”后不到半年,该省再度曝出“逼捐”事件。这一次的主角是云南省怒江自治州兰坪自治县。每次类似事件,都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引来无尽的反思,为何有的地方政府还要“逼捐”呢?显然是事出有因,不得已之举。 如果公众有很强的责任心与爱心,有反哺社会的强烈愿望,在面对捐款行为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捐出自己的“一份爱”。政府何须要下指标、设“底线”呢?如果政府不设限,捐款的人本就不多,再加上出手并不大方,到最后往往募集不了多少钱,达不到预期目的。 比如:兰坪县此次的募集目标是500万元以上,社会公众不易发动起来,公职人员人数十分有限,就只能将任务都“分摊”开来,于是便有了文件给出了募捐标准:1、行政机关:正、副处级干部每人2000元以上;正、副科级干部每人1000元以上;一般干部每人500元以上。2、事业单位:正、副高级职称每人2000元以上;中级职称每人1000元以上;初级职称每人500元以上。3、企业单位:中层干部及以上每人2000元;一般工人每人300元;临时工:自愿捐款。 一边广大公职人员慷慨解囊,另一边却要规避“强捐”、“派捐”风险,兰坪县才想出了一面喊自愿,一面定标准的“奇葩”捐款来。这样“逼捐”也是一种无奈,暴露出社会大众献爱的“短板”,以及政府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在笔者看来,与其强行“逼捐”,倒不如在发动广大人民献爱心上多下功夫,唯有得到大家支持,这份爱心“蛋糕”才可能做得大起来! |